咸阳完成大气污染成因分析

20.07.2016  21:20

  日前,咸阳环保部门已初步完成我市大气污染成因分析研究。经环保工作者、相关专家数据分析、反复论证,证实PM10、PM2.5和臭氧是造成该市大气污染的三大“病症”。

  依据国考污染因子指标体系,纳入空气质量评价的6项指标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臭氧(O3)。从我市空气监测情况看,超标的指标主要是PM10、PM2.5和臭氧,二氧化氮超标极少,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全年均达标。

  其中,PM10的排放主要来源是沙尘、扬尘、工业粉末、煤炭和石油燃烧后产生的碎屑;PM2.5的排放来源是煤、石油、汽油、柴油、生物质的燃烧,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部分有机物的大气化学转化,冶炼等高温过程的逸散等;臭氧的排放来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工业企业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HC)、挥发性有机物(VOC)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发生光化反应,生成臭氧为代表的二次污染物。

  对此,市环保局邀请相关专家对我市大气污染成因与机理进行全方位的深入研究,分析组一致认为,造成我市PM10、PM2.5和臭氧超标的原因主要有五:其一,我市能化产业占比大。城区周边分布着火电、化工、石化、水泥、玻璃、橡胶、机场等规模以上企业10类37家,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达12万吨;其二,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耗结构没有改变。全市年用煤量1800万吨,其中工业企业用煤1500万吨,散煤使用300万吨;其三,城市扬尘严重,扬尘管控仍显不力,只城区周边小微污染源就有822家;其四,外来污染因子输入影响大,以西咸新区为例,建设项目达到429个;其五,环保工作体系的有效性不足。另外,造成我市大气污染的外部因素也不容忽视,如沙尘天气较多、风向风速、冷空气强度、降水量等气候因素及地形狭长、“污染天井”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等。

  对此,我市环保部门建议,下一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瞄准重点、靶向发力,将进一步抓好城区精细化管理,加强建筑工地管理、从严管控渣土车,加大道路清扫保洁、洒水作业频次,努力减少扬尘污染。同时,以大气污染防治示范区创建为契机,强化监管能化企业,力推清洁能源、减少煤燃量,督促企业达标排放,或减数量、降总量、谋搬迁。此外,继续抓好小微污染源整治,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并加强车辆尾气、油气、涂料、喷涂等废弃的治理,限制黄标车,整治、取缔露天烧烤等。

 

 

 

 

(责任编辑:卓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