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三招”让焚烧秸秆几乎绝迹?

29.10.2015  11:23

    陕西省渭南市环保执法人员使用无人机监测该市高速公路沿线及主干道沿线秸秆焚烧情况。这是用无人机拍摄的监测照片(6月10日摄)。(渭南市环保局提供)

    新华网西安10月23日电(记者梁爱平、蔺娟)环境保护部近日通报的10月5日至17日全国秸秆焚烧卫星遥感巡查监测情况显示,陕西火点数仅为个位数。在全国普遍面临禁烧难题时,陕西农民夏收秋收大面积焚烧秸杆的现象几乎绝迹。是哪“三招”让焚烧秸秆绝迹呢?

     秸杆还田 土壤更肥

    记者近日在西安市临潼区新市街办高油路北侧看到,几百亩农田已经收割完毕。现场的一位农民李师傅说,收割完玉米后的秸秆直接还田,这样一来土壤土质松软、营养丰盛,根本不需要焚烧秸秆。

    在西安市高陵区鹿苑街办,宣传车不断宣传着焚烧秸秆的危害,村道、田边悬挂着宣传标语和禁烧口号,街办工作人员和环保人员不停地在现场巡查。农田里的玉米已经收割完毕,秸秆已经还田,没有焚烧的痕迹。

    西安市农机监理与推广总站管理科科长吴爱茹说,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在归还于农田之后,经过一个冬季的腐解作用,来年春天又转化成有机质和速效养分。既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培肥了地力,而且改良了土壤结构,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在陕西,随着机械化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提高,农民逐步认识到了秸秆的价值,正在改变过去随意抛弃、一烧了之的习惯。

    吴爱茹说,搞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秸秆还田可以改良土壤;秸秆饲草加工可以变废为宝支撑畜牧业;通过充分利用秸秆资源抑制秸秆焚烧,可以有效控制污染,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