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事制度改革为汉台工商业带来巨大“红利”

13.01.2016  15:01

自2014年1月1日实施商事制度改革以来,截至目前,工商汉台分局共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1281户,占改革以前全区市场主体总数的52%,其中私营企业128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84户,个体工商户9903户,分别占改革以前登记总数的64%、78%、52%,家庭农场、电商等新型经营主体分别达到56户和83户,市场经济的创业活力得到释放,改革“红利”效应突显。

全面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一窗受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将原来企业登记时三个部门依次申请(即分别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工商营业执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部门核发税务登记证),改为一次申请,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一个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这既给创业者带来了便利,节约了时间和成本,也极大地激发了市场主体的发展。自9月28日颁发首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至11月底,该局共办理“一照一码”营业执照329份。

全面推行工商联络员制度,支持企业发展壮大。通过把省工商局“万名工商干部走访新设企业”活动常态化,该局制定走访计划,实行每名机关干部每季度走访新设企业不少于1户、工商所干部每季度走访个体工商户不少于2户的工作机制,截至目前,共走访新设企业215户、个体工商户650户,帮助走访对象解决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26件,通过股权出质登记和动产抵押登记备案共为企业解决融资41363万元。同时,该局大力推行商标注册帮扶措施,完善商标培育机制,支持引导企业争创驰、著名商标,截至目前,全区拥有有效注册商标765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件,培养陕西省著名商标32件,汉中市著名商标30件,中国驰名商标1件,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隐形”财富。

全面加强市场监管,进一步规范市场经营秩序。一方面,深入开展投资及非融资性担保公司非法集资专项治理,通过发放倡议书、张贴警示通告、签订承诺书、开展行政约谈等形式,提高了广大群众辨别非法集资的能力,增强了企业经营守法经营的自律意识。目前,汉台公安机关受理的17件涉嫌非法集资案件、立案侦办的11件案件中分别有14件和8件案件均为该局执法人员检查后发现并移交或报告的。另一方面,除组织各类市场专项整治,强化网络商品交易行为监督以外,严厉打击传销也成为一项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的政治任务。今年,该局联合公安部门,开展“打击传销2015风雷行动”,先后组织打传专项行动23次,端掉传销窝点27个,遣散传销人员758人,解救被困人员10人,查处涉外传销人员1人,移送公安机关处理3人,完成了全区首批“无传销社区(村)”创建验收,申报拟命名“无传销社区(村)”219个。

全面强化依法维权工作力度,维护良好的消费环境。自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实施以来,该局将原12315投诉中心升级为“12315陕西工商百事通指挥中心”,也将功能拓展为集受理消费者投诉、业务咨询、违法举报和行风监督“四位一体”的新型服务模式,开通了政务微博、QQ、短信等受理平台,极大地方便了全区消费者的投诉举报。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1月,该局共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咨询565件与去年同期的724件相比下降22%,挽回经济损失79.18万元较去年同期50.68万元相比增长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