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见闻——摸索中发展的新农村

20.03.2015  16:28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  麻永生

      在“春节”这个中华儿女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不管是只身漂泊他乡,还是为了理想在外打拼的人们,每到大年三十,都会尽量不远万里赶回家,和家人一起吃个团圆饭,见见久违的亲人!我也一样,二十九便匆忙地踏上了回家的路,奔赴于家乡的怀抱。
      虽只一年未见,这个处于河南东南部的小乡村变化之快却是我始料未及。家门口的土路已经变成了平整的水泥路;镇上新开一家超市不比城市里的超市小,各类物品一应俱全;最令我意外的是各快递公司的网点已经覆盖到了村镇,让农村百姓也能享受到网上购物的实惠和优质服务。我不禁感叹在党的领导下农村发展之快,各类政策为农民百姓带来诸多好处。惊喜之余,乡亲们在新型农村发展现状下对土地高效利用的摸索,也引发了我对农村土地使用现状的一些思考。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土地就是我们的立根之本,可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的经济生产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老龄化、空心化日益严重的今天,农民种田的热情也不如以前,很多人甚至已经没了种田的意愿。大量闲置的土地也给一些扎根农村的人带来了勤劳致富的机会,他们也开始摸索如何最大化利用土地完成新型农业的转变,为家乡为自己带来更多财富。
      村头的一位伯伯,在外打拼了几十年,虽然挣了点钱但在外并不容易,三年前决心回乡,在村头承包了几家的农田,搞起了香菇的种植,刚开始搞的风生水起,第一次收成刚好在年关,家家户户去他的香菇基地买香菇,不但比市面上便宜,而且新鲜,加上去乡镇集市及临近各村出售,眼看收益还是不错的。然而这次我回去看到村头偌大的香菇种植基地已经不见,地上又变成了绿油油的麦苗。回到家打听一番才得知,由于平时乡镇里没有多少人,香菇虽然物美价廉,但毕竟需求量小,没什么销路,也就是年关时人们都回乡过年销路还是可以,加上伯伯搞的只是种植,并没有对香菇进行深加工,种植出来又不能长期存放,导致平时收成的香菇卖不出什么好价钱,最终入不敷出只好放弃了香菇种植。这位伯伯虽然有了种植经济作物创业的好想法,可是苦于处于农村获取资源信息较少,也没有相应的技术培训进行指导,导致了他只是看到了香菇的市场需求较大,但是却没进一步预想到乡村平时空心化严重,若销路不畅导致滞销如何处理等问题,导致他陷入种植出的优质香菇滞销的困境,只好作罢。可见在当今新农村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对农民的政策指导、培训教育以及农民对当今科技的合理运用是至关重要的,倘若这位伯伯利用政府良好的培训扶持,利用网络科技寻找销路,学习更多对香菇深加工的技术,了解更多生产流程,同时利用快递物流进行销售,我想他也更容易地创业成功而不是草草地倒闭收场。当今新农村的发展与转型,需要政府的财政物质扶持和农民们一腔热情的干劲,更需要政府加大在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方面的投入。
      国家近些年正在推行落实土地流转制度,农村人大多到城市打工生活,导致很多农田闲置,加之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已经很高,让土地流转起来,把不再想种田人的田地流转给少数人大面积耕种,既可以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生产效率,流转出土地的人也可以边在外挣钱边收益于土地。在外跑运输多年的小明看到这个机会,去年夏天他便回乡筹划承包村里的土地进行集中机械化耕种,然而也许是政策推行伊始村里人思想还未转变,经过几次召集村里人开会,他都未能如愿。最终,他选择了先建立一个粮食仓库,在村民们收获时收购粮食再寻找更好销路卖出好价钱。国家近年也在农村试点推行粮食银行的政策,粮食银行一方面解决了农民的卖粮难、储粮难问题;一方面减少了粮食浪费,为国家节约了粮食。"粮食银行"具有存取自由、保值增值、与便民连锁店联网,兑换方便等优点。小明的这个仓库也许就是顺应国家粮食银行的政策而为吧。虽然小明未能如愿承包乡亲们的土地,但是我相信随着国家政策宣传,农民文化水平和意识的提高,他很快就能实现农场主的梦想。当然在他实现梦想的路途中,最需要的还是各方文化和科学技术的支持,对于一个农民来说,实现大面积机械化生产和管理,还需要学习很多相关科学技术知识,这些都急需政府的支持和培训。
      作为家乡在新农村建设中摸索前进的先行者,像他们这样的新型农民还有很多,他们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自己家乡变得更美好,摸爬滚打,不惧失败,不管成功与否,这种勇于探索敢于实干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得益于我党和国家的良好政策和全面发展,处于农村的家乡如今各方面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飞速提升,家乡面貌年年换新颜,在物质水平提升的同时,我相信党和政府也已经开始重视到广大农民对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亟待以求。只有给予新农村更多文化与科学技术的支持,用知识武装农民,让他们成为有知识有文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民,他们才会有更多的途径和思路来发展新农村建设新农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旗帜才能更加鲜明。期待明年回乡见到更加崭新富足的家乡!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