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见闻——旬邑

04.03.2015  16:51

陕西省民办科技服务中心  张永刚

      转眼又是一个春节的到来,不过今年的春节跟往年有着不同的变化。少了往年的繁华拥挤,多了一份简朴大方。由于今年的假日改动,大家伙回家也相对颇晚。好在我离家不远,赶在年夜饭前与家人一起团聚。
      回家途中,“咸旬高速”给在外打拼的游子们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较以往至少节省了2个小时左右。下车后,乘客们对“咸旬高速”无不夸赞的。进入旬邑境内时,产品展示宣传画树立在道路两边,这就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针对农村全方位发展而打造的一村一品牌活动,针对当地地理环境,请专家现场亲临指导,指导群众有效地把土地资源发挥到极致,打造一个品牌。     
      旬邑的苹果已全国畅销;邻家靠种苹果供两个孩子上大学,销路好的时候一年挣好几万,虽然辛苦些,但他们很满足。为了把小苹果打造成大产业,各村经常自行组织专业技术培训活动,把怎么经营好苹果树的理念贯穿到每个人的心中,让今天的智富果成为明天的致富路从而达到勤劳致富、科技致富、品牌致富的新景象。
      乡间的道路上,近年来由省交通运输厅推出的“群众打底子,政府铺路子”的农村公路建设新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地方政府、农民修建农村公路的积极性。各乡各村的道路,有些甚至连田间地头也修成了水泥路。交通条件那叫一个便利,基本上告别了当年的“晴天扬灰路,雨天水泥路”的情况。
      县城大街上仍是像往年一样的张灯结彩,超市、服装城、食品店依旧是门庭若市。唯一有变化的就是一个个喜气洋洋的灯笼不是新购置的,而是被清洗过后重新挂起来的旧灯,但还是不能减少其喜庆气氛。多了好几家KTV,为年轻人提供了更优质方便的娱乐活动空间。旬邑的除夕夜仍旧是那么漂亮。漫天的烟花,为天空穿上了五颜六色的新衣,“嘭、嘭”的响声,在迎接着来年的好远!大人、孩子们都忙着“守岁”,也就是“熬年”整夜不眠,象征着来年大吉大利。
      初一早上,人人都早早起来,打扮得漂漂亮亮,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进门后先向祖宗佛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今年如同往年一样,我在长辈们的带领下挨家挨户的一一相互拜年。到我家时,我站在自己亲手贴的对联、彩灯下,热情的给过往的叔叔、伯伯、哥哥们发烟,以示同乐同喜。最后,我妈提出来一大袋子糖撒向了跟着拜年的小朋友,小朋友们乐呵呵的只捡了一两块儿。这个画面不禁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那时为了抢一块糖跟自己玩的最好的小李打架,我被他撕烂了衣服,结果被我妈狠狠的训斥了一顿。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已经成为老人们教育孩子的啰嗦话了。如今的新农村,不光是年轻人,就连大叔大妈们也渐改传统观念,向年轻人看齐,穿衣也开始讲款式、看时兴、讲质量、论品牌。服饰搭配有模有样,穿着打扮一点也不输给城里人,城乡差别已经不再是服饰上的区别了。“吃饭穿衣论家当”,这句家乡的俗语,充分体现了农村群众的生活水平。
      “人民生活的美好写照”一幅幅、一幕幕的改变,让我无不感觉到我的家乡在党的政策下的巨大变化。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