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中走向规范

18.08.2015  11:57
                            ——汉阴县人大推进镇人大规范化建设探析       乡镇人大规范化建设,是乡镇人大依法行使职权,推进基层民主政治的需要,是提升人大工作,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推进人大工作创新的需要。汉阴县人大把规范化建设活动作为推进基层民主与法治建设的良好契机,全面加强镇人大各项建设;把规范化建设与镇人大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升镇人大工作上水平。全县14个镇人大实现人员配备、阵地建设、经费落实、工作推进“四个到位”,全县镇人大工作呈现“思路清晰、制度健全、职责明确、工作规范、作用发挥”的发展格局。 来自基层人大代表的真实声音         “代表工作室建立后,为代表和选民之间架起了联系的桥梁,它是社情民意的搜集站;方便群众的服务站。代表工作室让“人民当家作主”有了渠道。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正是在一次次的接待活动中,增强了代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一次次的帮助选民解决问题中实现了自我价值,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一位镇人大代表高兴地说道。汉阴县2012年提出开展镇人大规范化活动年建设活动,出台了《汉阴县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制度》,实施了代表联系选民“百村百户”主题活动,积极在构筑阵地上下功夫。各镇人大依托村级组织阵地,探索建立“代表之家”和“人大代表工作室”,为代表活动搭建平台,全县共建立代表活动室35个。2012年蒲溪镇成立了全县首个社区人大代表工作室,紧密结合村级组织日常工作定期不定期开展活动。酒店镇成立“人大代表之家”,建立“四簿两册”,将每周三确定为代表接待日,借助镇村周三集中办公契机,在村公示栏内提前告知接待选民日的时间、地点、代表姓名,代表轮流接待选民。通过运行实践发现,选民群众对代表工作室的功能职责不够了解,部分代表接待群众工作的知识和技能缺乏,面对群众的意见建议不知如何妥善处理解决;部分群众的期望值过高,误解接待群众活动等同于“信访接访”,大部分反映的都是一些关系个人利益的问题,如反映纯粹个人性质的问题或因历史、政策原因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从而对真正意义上的代表履职存在一些偏差。同时选民反映意见建议的反馈和后续跟踪回访跟不上。如超过镇人大职权范围而且需要几个部门协调的意见建议在办理过程中还有一定的难度,导致无法及时向群众反馈。 来自基层人大主席的铿锵之音       “镇人大推行规范化建设后,有了阵地,有了人员,有了经费,我们能够更加大胆地开展各项活动,监督工作更加有力,人大主席履职有载体、有内容、能聚焦主业了……”一位镇人大主席满怀激情地说道。汉阴县通过开展镇人大规范化建设,各镇更加重视开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会议各项程序依法得到进一步规范,能够做到准备充分,精心组织,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安排会议议程,使镇人大例会不断走向规范化,促进了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进程。代表审议时间得到进一步保障,会议效果得到进一步增强;同时,各镇切实抓好代表大会作出的决议决定的贯彻落实,有力地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有效解决基层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如我县双河口镇人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积极拓展镇人代会内容,依法作出严格执行镇村规划的决议。平梁镇人大创新开展代表履职办实事承诺活动。漩涡镇、观音河镇率先组织代表对副镇长进行述职评议等监督工作。各镇人大更加重视抓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履职活动,人大主席、副主席履职意识进一步增强,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于专门抓好人大工作,确保乡镇人大依法履职,工作推进到位;各镇人大代表主体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闭会期间工作有序有效,视察、述职等代表活动有声有色,创新工作亮点纷呈。在基层工作了多年的人大主席告诉笔者,乡镇推行规范化建设工作,给乡镇人大工作注入了新鲜活力和动力,但也出现了 “无奈情绪”。多数镇无非是按照县级人大的考核,每年开一次人代会,办几件代表建议,搞一次视察等活动,但都不规范、不统一,形式多于内容。人大主席主要靠各自的自觉性和创造性,按照自己的思路开展工作,因此乡镇人大工作开展很不平衡。一些乡镇政府在重大的建设项目以及许多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举措上,只是主要领导拍板就着手实施了,缺乏公开和透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大主席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基层人大工作者的坚实之履       汉阴县14个镇人大规范化建设基本实现了人员配备、阵地建设、经费落实、工作推进“四个到位”。阵地建设得到了加强,14个镇均有专用镇人大办公室、电脑、电话、办公桌椅、文书档案柜等必要的办公设备。制度建设得到了完善。各镇人大建立了工作制度、学习制度、会议制度、联系代表制度、组织代表视察制度、以及镇人大主席及人大工作职责等,促进了人大主席团工作制度化、履职程序化。人大档案工作得到了有效规范。按照人大会议材料、工作要点工作总结、代表花名册、上级人大文件材料,代表建议和承办单位办理答复件,代表视察、调研材料等类别逐一进行收集整理,集中归档。基础工作更加规范。各镇人代会经费和代表活动经费能够全额保障,代表误工补贴均按每人每天80-100元发放,有效提升了代表履职活力。在指导镇人大工作时发现,乡镇人代会质量有待提高。突出体现在人代会讨论时间安排过短过紧,代表审议发言和代表提出建议缺乏时间保障,不利于代表充分反映民意,不利于党委政府集思广益、科学决策、推动落实。监督工作和代表工作衔接不紧。以监督工作为主题、以代表为主体、以发挥代表作用为目的、以推进政府工作为落脚点的认识没有达到共识,未能形成合力。组织开展闭会期间代表活动没有形成有效的制度,代表活动不经常不正常,有的开展代表监督工作和代表活动重形式、轻内容。镇人大与县人大工作联系不密切,不利于县人大常委会对镇人大的工作联系、业务指导和法律监督。该县分管人事代表工作的副主任谈到,乡镇人大规范化工作要引入长效机制,要在落实创新上下功夫,县级人大的指导作用至关重要。首先要在创新中不断完善,要根据乡镇实际、代表素质和工作基础情况,因地制宜,把规范化建设与人大工作实效紧密结合起来,力戒形式主义,一刀切。其次要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体现简便易行的原则,便于实施。更重要的是在执行规范上要严肃认真,敢于担当。乡镇人大工作要在规范化指导下,突出问题导向,敢于直面矛盾,突出责任担当,让人民感受到宪法的威严,让代表真正找到感觉。同时还要不断加大宣传引导,将宣传工作与推进规范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扩大根本政治制度的影响力。         (刘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