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省地质灾害发生频度密度接近常年以突发性为主

15.04.2015  12:00

  ·区域上陕南陕北是重点 ·时段上重点防范春末夏初盛夏晚秋

  4月10日,记者从全省地质环境工作视频会上获悉,我省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2630处,直接威胁人口57.94万人。今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陕北、陕南,加上人为不合理工程活动时有发生,全省地质灾害发生频度、密度和造成的损失接近常年,以突发性为主。区域上,陕南、陕北是重点、特别是陕南南部和陕北南部地区;时段上,春末夏初、盛夏、晚秋要重点防范。

  根据省国土资源厅对全省近年来地质灾害发生特点进行的总结看,当前全省地灾防治已发生三大趋势性变化。一是发生时间从季节性灾害向全年发生转变。一般来说,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往往与汛期重叠。但随着灾害诱发因素不断增加,以及境内气候差异较大,加上贯穿全年的工程活动扰动,陕西地质灾害已由季节性灾害演变成常年性灾害,防治压力持续加大。二是发生区域不断扩大。近年来,由于渭北旱腰带、陕北地区降雨量持续增加,陕西的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已从陕南土石山区扩展至陕北黄土地区,隐患点数量呈增加趋势。三是发生成因日趋复杂。随着全球性气候变化,各类极端天气不断增加,自然诱发灾害的频率日益加大;特别是随着各类工程建设不断增多,不合理施工引发的地质灾害与日俱增。

面对当前出现的新变化以及今年地灾防治形势,国土资源厅要求各级国土部门要尽快发布201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群测群防工作。特别是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要确保每个隐患点都要有警示牌、监测责任人、隐患点避险应急预案和演练方案,做到责任到人、方案到点、措施到位。同时,继续推进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建设。对2014年达标的11个高标准“十有县”进行督导检查,持续提升。今年再建15个高标准“十有县”。各地在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的同时,也要继续加强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和隐患点的应急避险演练,提高干部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今年,我省还将作好人为活动引发地质灾害的防治,重点抓好各类工程项目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凡是处于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建设项目,必须开展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特别是陕南、陕北移民搬迁安置点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各级国土部门要指导移民搬迁机构做好选址评估和安全防范工作,坚决防止把避灾安置点选在滑坡体上、崩塌底下、泥石流沟中。(王文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