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司机比武“百步穿杨”

23.10.2016  03:34
核心提示: 驾驶时速在60公里左右的地铁列车,制动后要让车辆准确停到事前指定的标杆位置,误差在5厘米之内。10月21日在西安地铁公司举行的地铁司机技术比武上,记者看到这一幕叫绝时,不近联想到古代武士“百步穿杨”的神功。

驾驶时速在60公里左右的地铁列车,制动后要让车辆准确停到事前指定的标杆位置,误差在5厘米之内。10月21日在西安地铁公司举行的地铁司机技术比武上,记者看到这一幕叫绝时,不近联想到古代武士“百步穿杨”的神功。

地铁司机比武选拔“百里挑一”

地铁运营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参加这次比赛的20名列车驾驶员,是从西安地铁近千名地铁驾驶员中层层选拔出的优秀职工,在参与理论知识比拼的同时,还进行实操模拟器操作、实车驾驶、实车救援联挂、故障处理、应急处置和标准化作业等项目,通过此次比赛选拔出的2名选手,将在11月中旬在郑州参加全国总决赛。

对标停车考验驾驶员“百步穿杨”本事

昨天首先开始的“对标停车”考核,比赛选手上车后,在800多米长的试车线上,从起点驾驶列车,加速至时速60公里以上时,自行判断制动时间与节点,使用制动后,让列车平稳行驶(制动后不允许再加速)至事前预定好的一条对标线上停车。停车后从驾驶室左舷窗中间位置放下一根线绳绑砸的圆锥形吊锤,使用垂线与事先在地面上留下的地标线对比,停车对标误差在正负5厘米以内方为优胜,否则就要被扣分。

随后提升比赛难度,选手继续驾车,在车内速度表被遮挡的情况下,加速车辆到时速40公里左右时,再度进行“盲速对标停车”,要求,误差不能超过正负50厘米,否则就要被扣分。

第一个完成比赛的宋登科师傅对记者说:“这在考验司机‘人车合一’的本领,特别是盲速情况下,对雨雪、晴天、隧道、坡道内不同的轨道路况,对车速和制动后惯性行程有足够的认识、把握,这需要多年的积累琢磨及反复训练,成为一种本能,是司机最基本的看家本领。虽然,现在车辆驾驶已经实现了自动驾驶,但这本领在车辆紧急情况下或因故必须采用人工驾驶时十分重要,甚至关乎安危。平时对准站台停车,屏蔽门与车门精准对位就是这项本领平时最直接的表现。”

实操“救援连挂”考验两车精准配合

在现场“实车救援连挂”,同样吸引了众多观者驻足。现场模拟一列地铁故障后,需要另一列地铁牵引救援,并将故障车拖至“藏车线”的情形。得到指令后,救援车使用通讯系统与被救援车联络后,在相隔1米的距离内相互配合,使用挂钩牵引将被救援车辆脱离险境。地铁运营公司乘务部副部长刘影说,这项比赛要求选手掌握连挂流程,快速准确配合,驾驶手法细腻,并要求两车能“挂得起、脱得开”,连挂瞬间对车辆和车辆内的乘客冲击舒适度影响最小,是救援时必备的本领。

本报记者 张彦刚 代泽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