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上草原

09.10.2014  13:28

  历史上的张北坝上草原,是华北着名的避暑胜地,早在辽代,辽圣宗、兴宗、道宗皇帝十几次到坝上的鸳鸯泊一带游猎避暑。

  张北秦代属上谷郡,西汉属上谷北境,东汉、魏晋时是鲜卑人之地,北魏时是御夷重镇,也是辽、金、元、清历代帝王的避暑胜地。辽代萧太后梳妆楼,历尽千年沧桑,至今仍屹立在闪电河畔。金代景明宫、元代察汗淖儿行宫、清代胭脂马场、狩猎场、张库古商道、明代长城和古烽火台及元代宏城遗址、九连城遗址等一大批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古迹,至今尚存。

  据史料记载,张北有赵、秦、燕、汉、北魏、明等多代长城。燕长城的西部起始点应该在桦皮岭。经实地考查,在黄花坪至镇边台十五公里沿坝头一线,有二道、三道、四道、五道,甚至六道长城并行的奇观。有夯土长城、土石混杂长城等各种建筑形制。还有古居遗迹、古城遗址坐落其间。

  在历史上,张北县有两次堪称“出线”,一是中都建制,二是清中期经济高潮。前者因为政治因素,坝上草原成为全国注目的旅游地,后者因为张库大道的开通,中原与外蒙贸易,坝上开始“开化富裕”。清王朝时期是坝上草原的辉煌鼎盛时期,康熙、乾隆、嘉庆三位皇帝多次在围场举行“木兰秋猎”。 

  坝上在明清前受草原民族影响,盛行歌舞、羌姆舞、摔跤、射箭、赛马。后来由于汉人大量迁入,坝上盛行“二人台”,这种由晋北、河套地区传来的剧种,在坝上演变成“东路”二人台,它节奏明快、高亢明亮;此外,一年一度的“庙会”则是草原佛教盛行时留下来的。因为举行大规模祭祀往往伴随物资交流,尤其是马牛羊买卖,所以到了现代,还有牧畜交易大会,当地百姓俗称“庙会”。

  现代史上,名人坝上行踪更多。“九一八”事变前后,冯玉祥、吉鸿昌驻防过这里;宋哲元的二十九军在这时同日军作过战。日军东条英机从长春飞到坝上指挥对华北的进攻。(许扬,文章摘自香港《大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