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固法院优质司法服务新农村法治建设

02.12.2015  19:02
        陕西法院网讯    近年来,城固法院南乐法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在狠抓执法办案、指导人民调解、开展巡回审理、优化诉讼服务方面下功夫,积极投身辖区法治建设,以优质司法服务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是抓牢执法办案,化解乡村纠纷。立足审判职能,发挥司法前沿阵地作用,面向广大村镇,大力开展审判工作,切实化解纠纷,维护乡村社会安定。1—11月,南乐法庭共受理案件165件,审结149件,结案率为90.3%。审判中,该庭充分运用调解方式定分止争,确保案结事了,调解结案123件,占法庭所结案件82.55%。今年该庭无一发回重审和改判案件,无一群访、缠诉案件,法庭辖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定有序。

        二是加强诉前介入,指导人民调解。以法庭为中心,在法庭辖区3个镇65个村4个社区设立法官工作室,依托人民调解员和镇村干部,着力构建镇村调解网络,加强诉前介入和指导。定期对人民调解员开展法律知识培训,指导调解技巧,引导制作规范法律文书。将农村常见的涉及婚姻、家庭、土地、赔偿等纠纷,收集整理案例,摘录法律规定,形成书面材料供调委会参考。加强个案指导,提升调解经验和调解技巧。今年来,该庭积极协助当地政府和指导调委会处理各种疑难纠纷90余件,开展人民调解员法律培训6次,邀请人民调解员和村社干部旁听庭审46次。

        三是坚持“两便”原则,开展巡回审判。 坚持“便于群众诉讼、便于法院办案”的“两便”原则,依托“一村一法官”工作机制,以“法官工作室”为平台,大力开展法律“五进”、“巡回审判”和“群众说事、法官说法”活动,选择赡养、邻里、民间借贷等与群众自身息息相关的案件,将法庭搬到村、村民组和群众家中,以案释法,以案普法,通过巡回庭审普法、庭后法制讲授、以案说法等方式,最大限度发挥巡回审判的辐射效应,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全力保障农村生产顺利开展。今年来,南乐法庭在农忙时段以夜间法庭、假日法庭等形式开展巡回审判案件达68件,旁听群众达1200余人,开展上门立案103次,针对农民群众关心的婚姻家庭、遗产继承、土地承包等问题提供上门法律咨询服务83余次。

        四是开辟绿色通道,优化诉讼服务。建立涉农案件绿色通道,克服山区农村当事人交通不便的困难,实行电话立案、预约立案、巡回立案等便民措施,切实解决老百姓告状难的问题。对涉农类型纠纷,加强与当地妇联、教育、民政等部门沟通协商,形成维权合力。全面推行诉讼风险提示、诉讼引导等便民措施,普及案件基本信息查询二维码服务,快捷实现网上预立案、网上公告、文书及基本案件信息查询等功能,“零距离”服务诉讼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