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70年改变中国影响世界
从上海浦西白玉兰广场顶楼俯瞰晨曦中的外滩和陆家嘴(2018年11月1日摄)。 新华社记者 方 喆摄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创造了人类城市发展的奇迹。70年中国城镇化和城市发展不仅刷新了人类对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认知,也刷新了对城市带动国家崛起作用的认知。中国城市化和城市崛起不仅彻底改变了中国,也深刻改变了世界。中国告别乡村中国,迈入城市中国,重塑了世界城市体系。
从“百城千镇”到“千城万镇”
1949年之前,在中国大地上,城镇寥若晨星,70年后的今天,城镇已是繁星璀璨。
城市规模体系从小到大再到群。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有132个城市,城市数量缓慢增加,直至1978年改革开放全国也仅有193个城市。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数量猛增、规模扩张。我国城镇依次经历了1978年至1992年的数量扩张期和1993年至2013年的规模扩张期。2013年,全国城市数量达到657个,包括4个直辖市、15个副省级城市、270个地级市和368个县级市。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建制乡镇32929个。2013年以来,中国城市进入都市圈与城市群发展期,形成了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新局面。截至2018年底,中国城市数量微涨至672个。
城市发展的空间演化可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东部沿海地区和东北地区发展较快;第二阶段,重大建设项目转移至内陆地区,内陆工业城市发展较快;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东部地区利用区位优势等重回快速增长通道;第四阶段,东部地区带动内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从沿海到内陆、再到沿海、再扩散至内陆的发展轮回。
从农民中国进入市民中国
70年来,市民逐渐成为我国居民主体,人民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城市发展形态经历了4个演化阶段。1995年以前,中国城市化水平低于30%,主要由乡镇经济带动小城镇迅速发展。1995年至201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低于50%,主要由大中城市主导经济社会发展。2011年至今,中国城市化率介于50%至70%之间时,主要由都市圈城市群主导经济社会发展。未来城市化率超过70%时,将由城市带和城市网主导经济社会发展。
同时,中国城市人口数量质量和城市化水平快速发展。特别是2013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户籍、土地、财政、教育、医保、住房和就业等配套政策,提升了城市功能。在此过程中,市民生活明显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49年的49.7元到1978年的343元,再到2013年的26467元,2018年更是达到了39251元。在医疗、教育、养老、交通等诸多方面有了显著提升,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发展路径越来越清晰。
现代城市经济迅速崛起
1949年之前,中国经济一穷二白。70年后,中国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今非昔比。
城市发展支撑了中国奇迹。改革开放后,城市经济持续高速发展。1978年至2013年,中国GDP从0.37万亿元增加到59.52万亿元,2018年增加到90.03万亿元。城市经济结构极速转型。从初步建立工业体系,到以轻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初期阶段,再到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中期阶段。中国制造体系逐步建立,中国制造逐渐走出国门,城市经济从“三来一补”发展到初级加工制造,再走向自主研发。2015年,中国服务业占经济比重首次超过50%,中国进入了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工业化后期阶段,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新兴服务业快速崛起,新动能进一步释放。
工业化始终是中国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动力,这使得中国城市化进程更可持续。
从乡村中国进入城市中国
改革开放前,中国城市空间建设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对武汉、太原和洛阳等城市扩建改造,农业人口向工业部门转移,推动了城市空间建设。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空间快速膨胀。1981年至2013年中国城市建成区面积从7438平方公里增加到47855平方公里,年均增加1225平方公里,年均增长率为16.37个百分点;城市由单中心的小城镇发展为单中心的大城市。2013年以来,城市向多中心和城市群发展。2017年末,中国城市建成区面积为56225平方公里。
中国城市整体崛起展现出先多维集聚后多维扩散的特征。受中心城市虹吸效应和要素在空间范围内流动性强弱的综合影响,要素禀赋首先向北上广深等国家中心城市以及武汉、南京、杭州、成都等区域中心城市集聚。国家中心城市对区域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对二三四五线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是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
70年发展为人类积累宝贵经验
70年来,中国遵循了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也展现出鲜明个性特征。中国城市发展在曲折探索和快速崛起中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对中国未来和世界城市发展具有重大借鉴意义的经验和启示。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石。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功解决了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实现了快速崛起,保证了城市持续繁荣,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市场化改革是中国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无形的手”即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资源在城市之间合理配置,推动城市之间竞争。同时,让“有形之手”即政府更好地发挥作用,弥补市场缺失,为中国城市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对外开放是中国城市发展的关键外力。对外开放让城市获得了经济发展需要的大量资本、技术和人才,也为中国城市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巨大全球市场。借助资金、技术和市场,城市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让一部分城市率先崛起带动全国城市共同崛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施了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战略,率先实施沿海开放和先行先试战略,全球资源要素向沿海地区、一线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加速集聚,使其迅速崛起。在此基础上,开启了由中心向外围的扩散,二线城市、中部地区和大都市周边加速崛起,从而带动中国城市全面崛起。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课题组 执笔:倪鹏飞 龚维进 彭旭辉)
编辑: 石悦琳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