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城市建设管理向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迈进

02.02.2015  09:46
  2014年以来,铜川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工作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发扬“实干、创新、高效、和谐”的住建精神,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努力提升城市品位,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狠抓精细化管理,城市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实行网格化管理,坚持主动发现、及时处置的属地网格化管理模式,管理队伍网格化,工作人员网格化。有效解决了困扰城市的“脏、乱、差”等问题,城市环境面貌大为改观;创新工作方式,积极推进市政园林等公用事业政府购买服务。坚持“日巡查、周评比、月考核”的制度,抽点检查管护单位的绿地、林地卫生情况,并进行考核;强化标准化管理,在规范化、精细化、系统化、常态化上持续作为,使管理工作向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转变;加快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继续抓好“12319”热线服务,去年全年受理业务3425件,回复率达到100%,办结率达到99%,极大地提高了城市管理效率和质量。   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 加强市政设施维护和管理。全面改造了北市区河堤路灯,确保道路路面完好平整,排水设施安全畅通,路灯亮丽无缺失,亮灯率保持在98%以上。新区正阳公园全面建成,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娱乐、养生场所;全力推进九州东道建设。累计完成投资8986万元,占全年投资任务的149%;加大公用事业投资建设力度。城市供水管网二期改建工程、坡头镇城镇供水工程均已投入使用,完成投资1550万元。城市供水提质改造工程,黄堡净水厂累计完成投资360万元。铜川市污水处理提标改造及污泥处置工程落实节能减排奖励资金2580万元,完成前期投资320万元。发展天然气用户10000余户,城市气化率达76%,燃气、污水管网建设稳步有序推进。城市、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8.6%、95%;城市、县城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0.2%、90.4%,做到达标排放。   强化对小城镇建设指导,城乡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 去年,重点示范镇和文化旅游名镇下达年度目标任务为建设项目43个、总投资6.6487亿元,预计完成投资6.7245亿元。其中:黄堡镇完成投资3.5亿元,陈炉镇完成投资3345万元,照金镇完成投资2.89亿元。照金镇在全省31个文化旅游名镇建设排名中保持在前列。   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房地产市场持续平稳发展。 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95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09.19%。其中:房地产投资完成33.27亿元,同比增长0.03%。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完成13.68亿元;完成各类房屋登记发证14000件,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07.69%,完成房地产交易额10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11.11%。完善建筑市场监管,建筑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强化建筑市场施工安全质量监管,积极开展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和文明工地创建活动,着力推动建筑节能工作,全市建筑业产值完成26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08%。建筑业增加值完成14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40%,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大力实施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城市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北市区实施增色添彩和花坛改造提升工程,栽植锦带、红梅、樱花等木本花卉10.2万株;“曙光林”栽植红叶李、高接月季等1万株;“一街一树”工程改造行道树54株,修剪行道树4350株。南市区栽植雪松、红叶李、黄杨等1.3万余株,种植苜蓿、黑麦草等草坪3.7万m2;市政府北侧绿地游园建成并对外开放。人民公园、重兴公园、城市运动公园、牡丹园、正阳公园不断增添设施,完善服务功能,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城市亮化工程富有成效,积极实施沿街高大建筑物夜景亮化,158家单位已经完成,19家单位正在实施,初步形成了道路与建筑物亮化相结合,点、线、面交相辉映的城市亮化体系,大幅改善了城市面貌,提升了城市品位。(来源:铜川日报)                                   责任编辑/张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