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促增收 安塞金盆湾村荒地变“金盆”

15.08.2019  11:56

  编者按: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为全面展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农业农村发展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生动讲述陕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精彩故事,由中共陕西省委网信办、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和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联合主办,中国网丝路中国频道承办,推出“春风又拂面乡村振兴正当时——让世界倾听陕西声音”主题宣传活动,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安塞区砖窑湾镇是一个总土地面积389平方公里,辖9个村79个村民小组,5253户15570人的区级重点镇。近年来,为解决人多地少、农民致富难的问题,砖窑湾镇从镇情实际出发,将金盆湾村作为示范点进行重点扶持和培育,大力发展棚栽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砖窑湾镇金盆湾村菜大棚内,村民在西红柿大棚内劳作。贺冬鹏/摄

  金盆湾村按照“产业支撑乡村振兴”的思路,抓住政策机遇帮贫困户发展农业产业,通过政府协调争取扶贫项目资金,统一土地流转,规划建设,目前全村累计建成106座大棚,发展果园及养殖户,其余土地种植杂粮。

  航拍金盆湾村大棚蔬菜种植基地。贺冬鹏/摄

  八月的陕北,阳光格外明亮,远望金盆湾村大棚蔬菜种植基地,一百多座蔬菜大棚齐刷刷的反着银光,犹如贫瘠黄土坡上一排一排的“光电池”,不断为金盆湾村输电量聚能量。该大棚示范基地主要种植黄瓜、西红柿等蔬菜,长势旺盛的西红柿苗高过了成年人,果实成串挂在枝头。

  这些大棚里,有一座属于金盆湾村村民王院,经营了整整2年,他已经是个经验丰富的菜农,王院说:“第一年种没什么经验,蔬菜公司技术员就来了,每天在这里给我们指导,现在自己都会了,棚里的西红柿一直不愁卖,这不像以前在外面打工,收入不稳定,经常愁没活干。

  金盆湾村大棚内,还没成熟的西红柿长势旺盛。贺冬鹏/摄

  39岁的张院没有想到,以前种杂粮的荒土地盖起了大棚,他也彻底告别了四处揽工的生活。“在外面打工的时候,我去过内蒙、榆林等地,背石头、干建筑活,找到啥活就干啥,一年也就挣两三万块钱。经营大棚以后,去年毛收入有个十来万,比揽工强太多了。”大棚成了“聚宝盆”,张院感慨生活的变化。

  金盆湾村产业发展过程中,针对部分贫困群众长短期产业结合不紧密的问题,优先解决贫困户产业建设,建立的大棚为该村23户贫困户和贺砭、山王河、西河口34户贫困户解决了发展产业难的问题,也为49户非贫困户建立了长效产业。

  从大棚里刚刚采摘的西红柿和黄瓜,散发着香味。贺冬鹏/摄

  “在建棚过程中,我们克服了土地流转、老坟搬迁、农户贷款、互助资金使用、生产房建设、后期道路维护难等问题,现在菜农均年纯收入达到7万左右。”金盆湾村党支部书记杜丕万介绍,帮助贫困户发展大棚,促进了金盆湾村大棚产业的发展壮大,彻底消除了产业空白村的历史,使贫困群众收入有保障,为全镇早日脱贫奠定了基础。(刘彬实习生袁琳娜)

编辑:王晗璐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