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增效促发展 培育果业升级新动能

16.05.2017  03:42

    今年以来,全省各级果业主管部门深入研究全省果业转型发展中的问题和短板,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科学谋划,精心部署,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以果园标准化管理为重点,加快推进以苹果、猕猴桃为龙头的现代果业建设进程。

 

  一、提升科学化管理水平,果业生产转型升级

 

  今年以来,全省果业主产区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不断提高果业标准化建设规模和水平,提升果业技术服务能力,持续积累果业转型发展新动能。

 

  千阳县组织果农全面落实果园修剪、追肥、灌溉等管理措施。以新建幼园管理、苹果大苗栽植、标准化苹果示范园建设、技术培训、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为重点,开展理论培训的形式,开展幼园管理服务培训活动。同时,对重点新植果园全面落实了整形修剪措施,指导果农抓好土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合理间作套种。1季度,全县已举办培训班18期、培训果农1万余人、完成整形修剪10万亩、施肥3.2万亩、绿色病虫害防控4.1万亩、刻芽拉枝1.2万亩。

 

  合阳县调整苹果产业结构,持续推进果业标准化建设步伐。1季度,合阳县新建1000亩矮化自根砧苹果标准园,所有标准园均采用宽行窄株建园,机械化程度高,果树采光充足,有效提高果园优果率。

 

  城固县新建1000亩现代猕猴桃果园,引进先进的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通过管道和微喷头,实现水肥的精准控制。同时,通过近50个高清摄像头,随时观察果树长势,监测病虫害发生情况。

 

  富县强力推进示范园管理。每个乡镇技术人员包抓一个10-20亩的示范园,从技术示范上带动果农学技术、用技术,做到科学务果。

 

  延长县为有效降低因冰雹等自然灾害给果业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为万亩果园搭建防雹网。防雹网的搭建采取“乡镇组织、群众自建、验收补贴”的形式,每亩防雹网政府补贴1000元,极大的调动了果农的生产热情。

 

  二、果园生产投入趋于稳定

 

  今春气候平稳,温润适宜,土壤墒情较好,利于果树生长。果农对果树进行施肥、剪枝,浇水、整修树盘等工作。一季度,梨、柑橘投入下降,苹果、猕猴桃、枣生产投入均有增加。

 

  据监测,一季度全省果业生产亩均生产投入199.57元,比上年下降6.1%。分品种看,苹果亩均直接生产投入315.77元,增长12.2%,其中:肥料费174.56元,增长10.2%;农药费16.31元,增长1.9%;雇工费100.44元,增长20.7%。

 

  梨亩均直接生产投入319.46元,下降7.6%,其中:肥料费181.11元,下降9.3%;农药费8.63元,下降36.5%;雇工费104.75元,增长3.5%。

 

  柑橘亩均直接生产投入139.04元,下降8.1%,其中:肥料费33.18元,增长9.5%;农药费8.28元,下降21.0%;雇工费73.61元,下降16.1%。

 

  猕猴桃亩均直接生产投入335.45元,增长2.1%,其中:肥料费210.6元,增长8.4%;农药费16.47元,增长6.1%;雇工费84.19元,下降11.6%。

 

  红枣亩均直接生产投入26.92元,增长45.1%,其中:肥料费13.17元,下降17.13%;农药费1.06元,下降18.5%。

 

  三、果品销售链条逐步形成,果品销售保持平稳

 

  近年来,果品主产区、果品销售企业和销售市场已经建立较为稳定的供求链,果业龙头企业销售渠道不断拓宽,贮藏和营销能力不断提升。果业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为陕西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及果农持续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广大果农对果业生产充满信心。1季度,全省果品销售市场保持平稳,苹果销售已进入收尾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