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温“放缓”是暂时现象

17.03.2015  20:01

尽管从表面上来看,地球表面的增温速度似乎在放缓,然而事实上,海水温度却在持续变暖。这一结论是根据成千上万个浮标收集到的数据所分析得出的,这些数据分析日前被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上。

从2000年到2013年期间,在海洋表面0到500米深度的海水温度每年通常会变暖0.005℃,在500到2000米深度的海水每年会变暖0.002℃。来自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的海平面研究专家、同时也是这一课题的共同承担者之一的约翰称,虽然这些数据听起来极其微小,但代表着“极其巨大的热量”。

尽管在各个时期,整个气候系统都呈现出不断变暖的趋势,然而实际上,绝大多数热量都被储存在海洋之中。

海洋的变暖过程是不连续的。受到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海水表面温度在变暖和变冷之间不断地转换,并没有一个清晰而连贯的趋势。

全球变暖现象还在持续,”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移位气候研究院麦克格雷戈称。“我们看到的只是地球表面增暖现象的短暂‘放缓’,然而在海洋下面,海水变暖的速度仍旧和科学家们所预期的一致。

2014年,麦克格雷戈和他的同事发现了地球以及海洋表面增温速度减缓的原因:太平洋地区的信风正在不断加强,使得寒冷的海水翻涌到了海洋的表层;与此同时,温暖的海水被“压制”在海洋深层。

麦克格雷戈称,当太平洋海水表面温度上升之后,变暖“放缓”的状况就会结束。一些专家预测,厄尔尼诺现象将是促进海温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不过,麦克格雷戈也承认,在现阶段,这仅仅是一个“纯粹的推断”。

海洋极端热事件的增多主要是由于地球热量整体在增加。”来自西澳大利亚大学的海洋热浪专家说,在过去的30年当中,近海海水出现极端热事件的天数比以往增加了三分之一。

海洋中的热浪会引发海水之中的生态系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包括:大量海藻在短时间之内消失,珊瑚被漂白,热带鱼类等物种向南迁移。

据科学家研究分析,地球南部的海域、特别是南太平洋以及印度洋海域吸收了绝大部分地球系统之中增加的热量。

约翰说,由于北半球相比南半球有更多的污染物气溶胶粒子,因此对当地的变暖减缓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此外,信风将热量压入了更深层次的海水之中,因此也可以说,海洋的总体循环模式也对气候变暖“暂停”有一定的贡献。

用来做这项研究的数据主要由3500个浮标收集,这些数据与温度以及海水盐分密切相关。这些浮标在浅海层起起伏伏,每10天都能将海洋的大体轮廓“描述”出来。自2006年以来,这些浮标已经基本覆盖了全球所有海洋站点,科学家还正致力于将浮标置放在海冰之下亦或是距离海面2000米的深层海水之中。

(来源:中国气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