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外国语大学与陕西省知识产权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9.09.2017  17:34
            2017年9月15日,西安外国语大学与陕西省知识产权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西安外国语大学校长王军哲与陕西省知识产权局局长巨拴科分别代表双方完成了签署。协议计划在陕西省“一带一路”知识产权语言服务人才培养中心建设方面推进全面合作。

西安外国语大学校长王军哲(左一)与陕西省知识产权局局长巨拴科(右一)分别代表双方完成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在后续合作中,陕西省知识产权局将持续、大力支持西安外国语大学在知识产权翻译人才培养、知识产权翻译服务、多语种专利机器翻译研发与应用等方面的创新与发展。西外将依托多语种人才资源的优势、近年来在知识产权翻译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与积淀,以及产学合作的丰富资源,促进陕西省知识产权的国际交流,促进陕西省高新技术“走出去”,提升陕西省知识产权行业的国际化水平。             近年来,西安外国语大学紧密围绕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现代语言服务市场需求,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知识产权出版社、全球最大知识产权翻译服务公司RWS集团等深度合作,建成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专利翻译基地,并先后在《陕西省“一带一路”建设2016年行动计划》《陕西省“一带一路”建设2017年行动计划》中承担“培养外语类知识产权国际化人才”和“建设以培养外语类知识产权国际化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实践基地”的任务。本次协议的签署与实施,将开启西外多语种知识产权翻译人才培养的“追赶超越”新征程,助力全省“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成功实施。             陕西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张连业、相关处室负责人,及西外丝绸之路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相关人员参加了签署仪式。 (责任编辑:薛晓强      审核:刁巧燕)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