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体大面积滑坡多人被困 陕西消防昼夜持续搜救

13.08.2015  14:47

      2015年8月12日0时30分许,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中村镇碾家沟村的陕西五洲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山阳分公司生活区突发山体滑坡,塌方量约130万至150万立方,15间职工宿舍、3间民房被掩埋,初步核定66人失踪。至12日7时,商洛市公安消防支队在灾害现场共成功救出14人。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尽最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此高度重视,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组织搜救被埋人员,尽最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防范次生灾害发生,做好失踪人员亲属和受灾人员的安抚安置工作。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要求全力开展搜救,排查周边地质灾害隐患,尽快转移受威胁群众,防止发生新的灾害并查明原因,妥为善后处置;要督促各地举一反三,切实加强各类灾害防范和安全生产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灾情就是命令”,首批到场力量全力搜救被困人员

      凌晨1时47分,商洛市公安消防支队指挥中心接警后,立即调派山阳、商州、洛南3个消防大队、7辆消防车、60名消防官兵,携带雷达生命探测仪、音视频生命探测仪、侦检、破拆、救生等救援装备火速奔赴现场救援,支队全勤指挥部随警出动。

      中村镇碾家沟山体滑坡现场,距离山阳县城80多公里,山大沟深,山路狭窄崎岖。3时19分,山阳县消防大队大队长邢华锟带领21名官兵第一时间到达灾害现场,立即组织开展救援工作。山阳消防中队指导员郑强带领第一搜救小组,踩着松软的泥土,翻越滚石和荆棘,于凌晨4时到达塌方腹地进行搜救。

      凌晨,山坳里漆黑一片,四处一片寂静,偶尔滚落的山石的声音在黑夜里显得格外刺耳。4时10分左右,山阳消防中队第一搜救小组4名官兵,在滚石废墟中小心翼翼地搜寻。突然,远处有一束亮光在晃动。“有人吗?”消防官兵一边大声呼喊,一边冒着滚石下泄、现场随时塌方的危险,努力向着亮光晃动的方向挺进。

      “快!这里有几名被困人员”。

      走近有亮光地方,10名矿工正惊慌失措地蜷缩在一起,等待救援。见到消防官兵,被困矿工像见到了大救星,希望尽快撤离灾害现场,消防官兵拿着探照灯,搀扶着受伤矿工,紧急向山下安全的地方疏散转移。4时36分, 10名被困矿工成功救出。

      从被救出人员中了解到还有4名老人被困在3间被掩埋民房附近。随即,山阳消防中队指导员郑强带领搜救小组前往灾害现场进行第二轮搜救。

      5时07分,按照被救人员提供的路线,通过呼喊、探测等方式,发现了4名老人(3女1男),其中一位80多岁的老爷爷有严重的哮喘病,2个老奶奶惊吓过度,不能正常行走。老人见到消防官兵激动的说:“你们来了就好!”山阳消防中队指导员郑强安慰4名老人说:“别担心,我们消防官兵一定会平安地把你们送到安全地带的。

      随即,商洛消防支队支队长王强、政治委员高挺、参谋长马常荣带领全勤指挥部和商州、洛南等增援力量相继赶到现场。全勤指挥部立即制定了“点面结合、突出重点”的救援方案,采取点线面结合的救援方式进行分片区、全方位的搜救。调派支队战训处参谋陈双庆,带领5名战斗员,同时携带担架到达4名老人被困地点,与山阳中队搜救小组会合。在乱石丛中,消防官兵冒着再次滑坡和滚石的危险,搀扶、背着2位老人,用担架抬着2位不能行走的老人,深一脚浅一脚向下转移。6时45分,4名老人被成功救出,7时许,被困人员全部被顺利转移到安全地带。

      自此,14名被困人员被安全疏散转移。但现场初步了解到,灾害现场仍有多人下落不明。

      救援难度大,陕西消防启动应急救援4级响应

      凌晨5时,商洛消防支队指挥中心向总队指挥中心报告灾情,陕西省公安消防总队启动应急救援4级响应,总队长王增华、政治委员张飞军立即安排部署抢险救援工作,命令商洛消防支队调集抢险救援力量全力开展救援,命令西安消防支队重型搜救队和搜救犬中队随时准备增援,咸阳、渭南、铜川消防支队轻型搜救队迅速集结待命。

      10时许,陕西省消防总队赵逢让副总队长带领总队全勤指挥部和西安消防支队重型搜救队、搜救犬中队、战勤保障大队共12辆消防车、90名官兵,携带搜救犬和雷达、音频生命探测仪等装备赶到灾害现场。迅速成立了由赵逢让副总队长任总指挥、商洛消防支队王强支队长任副总指挥长的救援指挥部,组织指挥现场150余名消防官兵开展救援工作。

      科学施救   党委政府统一指挥

      根据习近平指示和李克强要求,国务院即派工作组赶赴现场指导抢险救援工作,慰问受灾群众。陕西省委、省政府有关负责同志紧急赶赴现场开展救援工作。

      灾害发生后,陕西省委副书记、省长娄勤俭,副省长庄长兴,带领省国土、安监、卫生、公安等部门赶赴现场,会同商洛市委市政府、山阳县委县政府领导和国土资源部专家,查看现场,召开会议,组织抢险救援。

      根据相关部门初步测算,掩埋人员的位置距离塌方体顶部约30米处,现场塌方量约130万至150万立方,同时根据无人机探测,塌方的山体上方又出现了裂缝,周围山体处在不稳定状态中,省政府组织专家紧急会商,预判灾情发展趋势,研究细化抢险方案,组织抢救被困人员,同时疏散周围群众。

      连续作战 绝不轻易放弃

      由于现场地形复杂,滑坡山体碎石块较多,大型救援车辆和设备无法进入,救援官兵只能利用液压破拆工具、人工搬运石块、手刨等方式进行救援,争取第一时间抢救被困人员。

      12日10时20分,总队救援指挥部对现场救援工作进行调整部署:2个侦查小组会同现场的地质专家对现场开展侦察,为救援工作提供最有效的信息资源;同时3个救援小组携带雷达、音频生命探测仪分别进行生命迹象搜寻和人工搜寻的方式进行地毯式救援;在现场设立了3个安全观察哨,明确紧急撤退信号和撤离路线,为救援人员提供安全保障。

      现场5个侦察、救援小组在滑坡现场开展地毯式搜索,全力搜救埋压人员。由于滑坡的大石块过多,无法使用人力进行救援,现场指挥部决定启用大型挖掘机配合消防装备开展搜救。

      13日10时,消防官兵已连续奋战32个小时,按照现场指挥部的要求,现场消防官兵分别设立5个安全观察哨,对塌方区域进行全方位动态观察监护,其余消防救援力量携带各类装备持续搜救。

      在1天2夜的连续搜救中,消防官兵没有一人喊累叫苦,始终战斗在现场一线。

      由于此次山体滑坡面积大,山体不稳地势复杂,危险性和救援难度极大。目前,灾害现场周边群众已安全疏散撤离,现场组织大型挖掘机清理挖掘,搜救被困失踪人员的各项抢险救援工作还在紧张有序的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