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多位教师获评首批全国网络安全先进典型

29.09.2016  17:42
            2016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全国网络安全先进典型表彰仪式在武汉举行。首批全国网络安全先进典型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培养的人才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

016年国家网络安全颁奖现场

            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的指导下,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网络安全专项基金评选表彰了首批全国网络安全先进典型。经过中央有关部门和院士推荐、专家评审、公示,评选出19名全国网络安全杰出人才、优秀人才、优秀教师以及6部网络安全优秀教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培养的人才几乎占据了优秀教师、优秀教材半壁江山,获得“优秀教师”称号的8人中有3名为该校培养,6部“优秀教材”中的5部优秀教材为该校教授或校友编写。             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沈昌祥荣获2016年“网络安全杰出人才奖”,该校胡予濮教授获得“网络安全优秀教师奖”,王育民教授和李晖教授编写的《信息论与编码理论》,马建峰教授编写的《计算机系统安全》,王育民教授参编的《网络安全——技术与实践》获得“网络安全优秀教材奖”。             网络安全杰出人才奖励100万元、优秀人才每人奖励50万元、优秀教师每人奖励20万元。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我国密码学和信息安全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国内最早开展相关研究的高校之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陈太一院士等老一辈专家带领下开展密码学研究,是国家密码学人才培养的主要力量。2014年底,该校面向国家需求抢抓机遇,对校内网络与信息安全的优势研究力量进行整合,成立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与此同时,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共同组建“信息安全协同创新中心”;2015年底,获批“移动互联网安全”111创新引智基地;2015年6月,被中央网信办确立为全国首批两所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基地试点单位之一;2016年1月,成为国内首批设立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博士点的单位之一。             该校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学校具有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的完整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体系,同时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方法,加强学生攻防实战训练,注重交叉学科间的协作方式。未来学校将以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基地为发展平台,着力培养信息安全领域的领军人才,构建高水平的学术团队,提升团队科研水平,推进一流学科和专业的建设,实现科研、人才、学科、教育、转化五位一体的协同发展,力争建设成为一流的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对外交流的基地,为国家网络安全战略提供有力的支撑。            
            延伸阅读: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获奖教师校友以及教材编著专家简介
              胡予濮教授,现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密码学学科带头人。2015年,攻破了著名的新型密码原语——GGH 映射,否定了GGH映射的安全性假设,并攻破了基于GGH映射的非交互多方密钥交换协议、证据加密方案以及众多密码体制。这个颠覆性的结果在密码研究领域引起震动。             王育民教授,195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讯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79年12月-1981年12月赴美国夏威夷大学电机工程系做访问学者。曾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报编委会主任、信息论教研室主任等职,长期担任我国密码学研究领军人物。             马建峰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网络与信息安全关键技术”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现任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临时分党委书记。主要从事无线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领域的研究,作为第一完成人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成果奖一等奖等奖项。             李晖教授,现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执行院长。主持和参与7项教育质量工程建设项目,2项省级教改项目,主持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国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与面上项目、国防预研等项目15项,获得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获发明专利授权20余项,申请发明专利20项。论文170余篇,合作出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本。             杰出校友刘建伟教授,1998年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获工学博士,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教育部高等学校信息安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密码学会理事,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国家863计划、973计划专家,高等学校信息安全专业系列教材编委。             杰出校友邱卫东教授,1995和1998年分别获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应用数学学士和密码学硕士学位,现任上海交通大学信息安全工程学院副院长,是上海市计算机学会信息安全专题委员会委员、秘书,计算机司法鉴定专家、国家CNAS电子数据鉴定能力验证专家。             杰出校友张焕国教授,1970年7月毕业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目前是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密码学会常务理事,计算机取证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容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信息安全成果产业化基地(中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电子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暨武汉市计算机学会理事。             杰出校友杨波教授,1993年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软件硕士学位,1999年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密码学博士学位。1986年至2005年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工作,2005年至2011年在华南农业大学信息学院、软件学院工作,任院长。2011年起在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工作。2005年担任第四届中国信息和通信安全学术会议程序委员会主席,2009年担任中国密码学会年会副主席。
(责任编辑:卢延辉      审核:刁巧燕)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