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多国领导人将出席巴黎气候峰会

02.11.2015  15:15

法新社周三援引法国外交部部长洛朗·法比尤斯的话报道,包括习近平、奥巴马和莫迪在内的80多国领导人下月将出席巴黎气候峰会。

法比尤斯预计,与会各国将签署一项旨在阻止全球变暖的协议。根据议程,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于11月30日至12月11日在巴黎召开,近200个国家的代表将出席会议,将商讨通过一项气候问题的国际协议,使全球升温控制在2摄氏度以下。

巴黎会议的核心简而言之是抑制或控制碳排放,即完成哥本哈根大会提出的目标,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后,达成一项抑制全球气候变暖、具有约束力的多边协定,确保地球升温不超过工业革命前2摄氏度。

巴黎会议想做的,其实2009年底那次备受瞩目和争议的哥本哈根会议都已涉及。事实上《哥本哈根协议》维护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CBDR),就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做出了安排,并就全球长期目标、资金和技术支持、透明度等难点问题达成共识。这其中,中国和美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5年3月,美国政府在自愿减排计划中承诺,到2025年,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温室气体26%到28%。该计划系奥巴马2014年11月访华时发表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的后续行动。欧盟减排目标是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40%,同时将可再生能源比例提高27%。

2015年6月30日,中国正式公布《中国国家自主贡献预案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INDC),明确了中国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目标,确定203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等新目标。中国减排目标力度大、科学务实。若以2010年不变价格计算,实现上述目标需投入41万亿元人民币。

潘基文日前也指出气候变化谈判进程过于缓慢,并敦促各国政府加速谈判进程,在巴黎气候大会之前,尽快提交各自的国家自主贡献文件,打好达成全球气候变化新协议的基础。他同时还敦促发达国家履行承诺,即到2020年每年筹集1000亿美元,支持发展中国家遏制排放和采用清洁能源。

在这之前,为促使全球气候协议的签署,法国总统奥朗德将于11月2日至3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法国驻华大使馆方面获悉,奥朗德此次国事访问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法国将在12月11日主持召开的巴黎气候大会(COP21)的筹备工作。至于即将举行的COP21,法方认为自己肩负双重责任:以最好的条件接待与会者,同时方便国与国之间的讨论,确保谈判进程的透明与包容,为协议顺利通过创造有利条件。

在减排承诺方面,法国提出,COP21的目标是全球升温与前工业化时期(1850年左右)相比不超过2摄氏度,而未来的气候协议首先应以平衡的方式对待减排和适应已存在的气候失常问题。法国还提出,在COP21之前,每个国家都应公布本国的减排贡献,提出各自承诺实现的努力。在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援助方面,法方提出,希望自2020年起由各国、国际机构和私营领域每年筹集1000亿美元,完成这一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