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争当“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教育文化先行者

26.09.2014  21:06
            长期以来,陕西师范大学在国际教育合作、留学生教育培养以及中亚问题研究方面,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密切,取得一定的成绩。新的历史时期,该校将积极响应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切实推进陕西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促进互利共赢”的共建思路,以教育合作与文化交流为重点,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与地区,不断创新合作、扩大开放、共同发展。       一是组织成立“丝绸之路高教联盟”。 陕西是高教大省,该校与中国西北地区、中亚及周边各国的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有着密切地交流与合作,成立“丝绸之路高教联盟”有地缘优势、人才优势和研究基础,有利于该校、西北地区乃至全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丝绸之路高教联盟”计划通过举办科研论坛、学术会议,进行联合调研等形式,切实推进科学研究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二是进一步为促进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提供智力支持。 该校将继续争取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两个国别研究基地建设;建立中亚东干人研究中心,进一步细化对中亚地区的族群研究;进一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的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       三是积极参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活动。 该校将创新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双边、多边人文交流机制,多层次、多渠道地推进相关国家在官方、民间等层面进行的人文教育交流。             四是进一步推进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国的学生交流培养。以 建立双边、多边合作研究基地为平台,双方不定期选派教师、科研人员进行交流、培训;进一步争取中亚留学生来校留学的奖学金生名额,落实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优化留学生相关专业设置,扩大留学生规模;选派优秀学生赴“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留学,加深双方在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等。   (责任编辑:陈栋)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