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多举措助力青海省乡村教师专业成长

31.05.2016  14:05
            为贯彻《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精神,进一步提高乡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能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陕西师范大学近年来积极承担并高质量地完成了青海省国培项目和省培项目,取得了良好成效。             ——以学论教,科学设计培训方案 。针对青海省教师现状和发展需求,陕西师范大学确定了“国培”课程设计理念和思路:课程内涵——追求高站位、大视野、新理念、重实践;目标指向——强调针对性、有效性、操作性、拓展性、时代性;呈现形式——重载体、重参与、重研究、重合作。突出链接名校名师的教学实践,强化首席专家领衔的专业支撑。             ——多元立体,系统安排课程内容。 培训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层面;力求专题学习与互动研讨相结合,突出交流环节;力求教育教学实践与反思体验相结合,突出实践反思。学校设计了学科知识和理念维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维度、教师自我提升维度等培训内容。帮助学员树立全新的课程观、教学观、质量观,提升学员课改理解、学科眼界与教学思维的层次和高度,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注重品质,多层面构建专家团队。 陕西师范大学的培训团队中包括多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提升了“国培”授课教师团队的学术水准,促进了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与把握,拓展了学员的知识领域与学科视野,提升了学员专业理论水平。同时,邀请有着丰富一线教学经验的省市优秀教研员、中学优秀教师加入培训团队,并依托陕西省学科带头人优质资源,安排省级学科带头人上示范课,组织名师与学员之间的有效互动,充分发挥专业引领作用,突显了“国培”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链接实践,培训形式多样化。 精心策划“链接实践、走进基地”环节,“梯度”遴选西安优质中学和普通公办中学作为实践基地,让学员全方位了解西安名校教学特色、并深入课堂、观课议课、互动交流。通过走进基地,搭建广阔的研究平台,让青海省农村骨干教师与教育相对发达的西安的教师一起教研,在研讨互动中,开阔眼界,启迪智慧,在促进省际教师交流的同时,提升了培训质量。 (责任编辑:刁巧燕)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