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封校禁圣诞” “土”“洋”节日能否兼容并包?

26.12.2014  14:14

导读: 25日一则关于“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封校禁止学生过平安夜”的新闻在网络上传播,立刻引发轩然大波。截至记者发稿时,在微博上关于“高校抵制圣诞节”的话题热议度已超过4000万。

   25日一则关于“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封校禁止学生过平安夜”的新闻在网络上传播,立刻引发轩然大波。截至记者发稿时,在微博上关于“高校抵制圣诞节”的话题热议度已超过4000万。
  
  记者调查发现,虽然“封校禁圣诞”实际上与网上的描述并不完全相同,但作为一所高调推崇传统文化教育的大学,西北大学现代学院的一些做法确实也把自己推向了东西方文化争端的风口浪尖。在校园强行推行传统文化教育,学生是否接受?国人对“土”“洋”节日能否兼容并包?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大学“封校禁圣诞”,咋回事?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宣传部部长曹凤和告诉记者,为了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学生安全,这所学校一直采取的是封闭式管理,也就是说除了节假日和周末,一般是不允许学生私自外出。换言之,虽然24日他们确实不允许学生外出,但并不是针对圣诞节、平安夜,而是学校管理制度的要求。
  
  此外,曹凤和还表示,由于学校距离市区较远,如果学生外出参加圣诞庆祝活动,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夜里公交车就停运了,学校宿舍10点熄灯,学生如果回不来或夜不归宿,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增大,既然家长把孩子交到了学校,我们就要对学生安全负责。”
  
  在校园里,记者还是看到了许多“抵御西方文化扩张”“反对西方媚俗洋节”等标语,对此曹凤和也不避讳。他坦言这所学校一直都在开展传统文化的教育活动,并且一直把传统文化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除了开设国学课,拟设国学图书库外,学校还鼓励学生成立国学社团,组织学生定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但这并不是说不允许学生过圣诞节,我们只是不鼓励学生在圣诞节去参加狂欢之类的活动。”曹凤和说,“所以在24号当天我们的学生的确不能走出校门庆祝圣诞节,但这和网上所说的学校‘封校禁圣诞’还是有一定的差别。”
  
  校园推行传统文化教育,学生接受吗?
  
  记者了解到,从2013年起西北大学现代学院一直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甚至会安排学生集中时间学习。
  
  据该校老师介绍,采取这样教学方针的初衷是因为校方认为近年来大学生的品德教育严重缺失,老师需要每天向他们强调不要旷课、注重学业、尊敬师长等十分浅显的道理,校方认为重习中国传统文化,或许是转变学生认知、改变学校风气的一个办法。
  
  但“传统教育计划”一开始实施,就遭到了部分学生的抵触。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大三学生小白就表示,自己大一时就觉得学校这样做毫无意义,多此一举。
  
  但小白也承认,在经历了学校两年多的传统文化教育之后,她的言行、思想确实发生了一些转变。“至少现在我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尊重和敬意。”小白说。
  
  “学生接受起来确实需要一个过程,这和一般大学的教学方式差异很大,不过从目前的情况上看,学生的反馈还是不错的,我们也将这样继续坚持做下去。”曹凤和说。
  
  “我现在觉得,不一定要‘强迫’学生珍视传统文化,自身文化的足够自信和强大才最重要。”曹凤和说,“所以比起贴标语,我觉得还是应该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加深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可上,至于那些洋节,并不是我们现在需要关注的重点。”

   “土”“洋”节日兼容并包,可行吗?
  
  对于“考研族”晓磊来说,他的圣诞节是和备考的七本专业书一起度过的。“并没有觉得失落,我的朋友们过圣诞节一般也就是送个苹果,一起去吃饭、唱歌、放孔明灯,没见有别的花样,感觉这个节日已经被‘中国化’了。”他说。
  
  一些网友认为,中国年轻人对圣诞节的喜爱已超过了中华传统节日。网友“冻住七个”说,年轻一代接纳外国文化并没有错,但现在很多学生只记得外国节日,却不记得中国传统节日。
  
  “对很多人来说,圣诞节只是一个消费、社交的机会,是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一种补充,”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教授肖放说。
  
  肖放认为,商家的“鼓吹”正使得圣诞节的气氛变得日渐浓郁。刚从湖北某高校毕业的小谢告诉记者,因为平时工作、学习任务都比较繁重,娱乐活动较少,他和周围的很多朋友都把平安夜、圣诞节等“西方舶来节日”作为聚会娱乐和消费购物的理由,借机放松一下自己。
  
  “从民族心理沿革上,中华民族善于兼容并蓄外来文化。”山东省民俗学会常务理事李浩说,“诸如感恩节、圣诞节等洋节,主要还是看重‘感恩’与‘平安’的意义,这都是一种美好的愿景。”李浩表示,中国化、本土化的洋节,实际是“借用外来文化概念、充填自有文化心理”,与其用行政手段“硬碰硬”,倒不如转而恢复加强传统节日,相信社会公众自身的选择判断能力。
  
  “倚靠行政手段,终究有所局限,不可能完全阻止文化的传播,甚至会适得其反。”涂可国表示,与其纠缠在姓“洋”姓“中”上,倒不如由表及里发掘节日背后的正面价值与教育意义,让年轻人不再盲目跟风过节,培养社会良好道德风尚。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考将于11月5日开考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将于11月5日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