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引智工作实现快速转型发展

02.03.2016  01:14
            近期,陕西师范大学在引智工作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学校通过转变引进国外智力工作思路,创新模式,紧密配合教学科研中心工作,将引智工作与引智平台建设密切结合,通过年度引智项目持续支持,培育引智基地,实现了引智工作的快速转型发展,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学校的引进外国智力工作的新跨越。             学校继2013年获批国家外国专家局“应用表面与胶体化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后,2015年又获批“西部贫困地区农村人力资本培育智库建设创新引智基地”。高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是国家外专局在高校设立的高层次引进外国智力工作平台,入选“111计划”的基地数量已经成为衡量高校引进外国智力工作的水平的标志性指标。学校引智计划项目体系包括学校常规项目、学校特色项目、海外名师项目、高端外专项目。近年来学校通过各类外专项目对化学、实验经济学、生物科学、长安学研究、中亚研究、心理学、旅游与环境、食品科学等学科的连续支持,成效显著。             ——化学学科引智工作取得新进展。 化学学科是学校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学科,学院对国际交流与合作高度重视。为促进该学科的发展,学校持续通过外专项目支持化学化工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国家高端外专项目资助下,该校房喻教授与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Kevin Belfield教授不断深化交流,目前Kevin教授入选国家长江讲座教授。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以化学学科为基础申报的“应用表面与胶体化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打下了良好基础。             ——实验经济研究所引智工作获得新突破。 实验经济研究所史耀江教授团队发挥团队的国际合作网络,加大与国际一流学者的合作,团队合作伙伴——美国匹兹堡大学大学教授James Alexander Cook 受到海外名师项目的资助,多次访问陕西师大,为两校的交流与合作牵线搭桥。实验经济研究所高度重视国际合作交流,多次邀请国际国内著名专家学者举办专题学术会议,共同推进研究项目,使交流合作落实、落细。正是基于扎实的工作基础,以该团队为核心申报的“西部贫困地区农村人力资本培育智库建设创新引智基地”入选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生物科学、长安学研究、中亚研究、心理学等学科引智工作迈向新台阶。 生命科学学院的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中国特有濒危生物的保护研究也多次获得外专项目的资助,促进了科学研究的发展,扩大了相关研究的国际影响。这些特色的研究辅以特有的研究资源将构成该校新的引智基地雏形。国际长安学和中亚研究是该校的传统研究强项,借助国际合作与交流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扩大国际学术影响、形成国际研究高地已经成为上述专业未来引进国外智力工作的重点。继续加大对心理学等上一轮学科排名靠前的学科引进国外智力工作的支持,推进整体引进国外智力工作的工作力度,整体提升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水平。             “十三五”期间,该校将加大引智工作的力度,坚持“以引智项目培育引智平台,以引智平台建设促引智工作提水平、上层次”的理念,加强校内引智基金孵化和协作,结合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确保引进国外智力工作成为学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中心的推进器。 (责任编辑:卢延辉)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