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加速国际化发展进程

09.07.2015  20:26
            面对21世纪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西安交通大学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中,大力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以一流学科建设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基础,以国际化师资队伍为载体,以重大原始创新成果为标志,以国际化管理服务为保障,以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为引擎,以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为平台,不断引领广大师生开阔国际视野、研究世界问题、拓展国际合作,在世界高等教育舞台上,逐渐形成该校国际聚合力,扩大学校国际话语权。
加强顶层设计和引领 拓展全面实质性合作               该校校长王树国谈到,“推进国际化发展”是该校中心工作之一,是实现学校快速发展的重要抓手。他强调,全校要统一部署、提高认识,开拓国际化视野、提升国际化能力、开展国际化运作、达到国际化效果。             该校从顶层设计和归口管理入手,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创新体制,创立“目标引领、学校推动、学院主导、部门协同”的国际合作协调机制,构建“政策支持、项目牵引、资金扶助、责任考核”的国际合作工作机制。

西安交通大学与韩国汉阳大学签署合作协议
            近年来,围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目标,该校以“高层次定位、实质性合作、国际化能力”为指导,开拓与世界知名大学开展高水平、实质性合作,全面推进学校的国际化进程,国际交往广泛,国际交流活跃,国际化水平稳步提升。学校已经与哈佛大学、剑桥大学、MIT、新加坡国立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等155所世界知名大学开展了双学位、联合培养、合作研究、共建研究中心等实质性合作,国际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             2014年,学校通过实施“一流大学合作伙伴项目”,拓展了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以及欧洲工科大学联盟、澳大利亚Go8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等联盟的高层次交流。邀请了美国前总统卡特及夫人、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等到该校讲学,聘请31名海外学者为该校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
强化国际项目的管理 优化国际化办学资源               学校坚持以项目为牵引,积极争取国际项目支持,加强国际项目的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外专业务费和项目经费保持持续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             一是通过国家级国际合作平台建设,为高端人才引进和科技创新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2011年,该校与教育部共建“国际青少年活动中心”,2012年与科技部共建“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4年入选教育部和国家外专局首批“中国高校国际化示范学院”,为学校带来超过1500万元的资金支持和“高端外国专家”“海外名师”等多个高端人才和科技合作专项。学校也成为中国唯一一所与教育部、科技部、国家外专局共建3个省部级国际合作基地的高校。             二是通过组织实施交流项目,争取国际办学资源的最大化、最优化。 2013年起学校通过组织实施教育部香港与内地师生与交流的“万人计划”,获得项目经费近400万元,是全国项目数最多的高校之一。2014年,该校争取各类国际项目经费达1400余万,经费数和项目数位居C9高校前列。             三是通过高密度、高水平国际合作交流,营造该校国际化育人氛围。 2014年全年长短期到访的外国专家达到2019人,执行各项国家重点引智专项、学校重点及常规项目共计162项,聘请43名海外学者为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及客座研究员,其中包括诺贝尔奖得主4名。全年举办高水平讲座730余场,从中受益师生达34万人次。
发挥引智基地的效应 打造学科和人才高地               自2006年以来,学校以能动、材料、机械等优势学科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依托,申报并实施了6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计划(111基地),引进21位“千人计划”学者(包括4位外籍千人)、3名青年“千人计划”学者、产生院士1名,项目数量和建设成效在全国名列前茅。其中3个基地获得国家外专局第二期滚动支持。             各基地通过开展联合科研、签订人才培养协议等多种形式合作,带动学科交叉,不断涌现原创性科研成果:在《Nature》(《自然》)《Science》(《科学》)等国际顶尖期刊上发表了一批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6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1项、国家十大科技进展1项、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等各类荣誉。             通过与海外顶尖学者、知名大学和机构的合作,各基地充分发挥“孵化效应”和“示范效应”,建立了以“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国际可再生能源中心、国际电介质研究中心”等为代表的一批国际水准、多学科交叉的国际化研究中心,形成一批有特色的“学术特区”,为高等教育在教学科研体制创新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探索出了“引进智力、引进资源、引进机制”协同发展、合作共赢的模式,打造学科高峰,发挥引领作用,加速推进了学校的国际化进程。
提升国际化培养力度 营造国际化育人环境               通过推进国际双向交流,加大师生国际化培养力度。该校通过实施“国外名师教学计划”“世界著名学者项目”及“海外优秀学者讲座计划”,不断提升国际化交流的层次和水平。如2014年,学校聘请了126名外籍教师,邀请国际著名学者和企业家到校讲学1585人次,国外知名大学教授到校开设课程34人次,举办高水平国际会议35个;同时还积极推行教师境外教学研修计划,选派126名青年骨干教师赴美国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国外知名大学研修深造,学习掌握国外先进教学方式、方法和理念,提升语言交流能力与课程教学能力。             通过扩大学生双向培养和交流力度,以国际化视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该校不断扩大留学生规模,优化留学生结构,留学生人数不断攀升,如2014年留学生人数为1192名,分别来自86个国家,同比增长达到19.24%。硕士和博士留学生365人,同比增长26.9%。 2015年初,学校实施“交大学子世界名校访学”项目,利用寒假选拔一批优秀学生赴世界名校进行短期学习和游学,向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等12所世界知名大学交流项目共派出193名学生,进行寒假课程学习、科研实习、文化交流等,极大提升了学生交流的层次。
打造国际化合作平台 深化国际化发展内涵               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该校积极发挥大学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社会引领作用。2015年1月22日成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协同创新中心”,首倡“丝绸之路学术带”的理念,并向海内外高校发出创建“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的倡议。5月22日,在陕西省政府举办的丝绸之路教育博览会上,学校正式发起成立“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并举办首届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校长论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教育展暨留学生文化节、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主题音乐会、大学联盟高校对接交流等一系列活动。

“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成立
            “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的成立,极大拓展了该校国际化合作的外延。在首届校长论坛上,200余位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校长及代表参加了首届大学校长论坛,充分肯定了大学联盟的平台和纽带作用。对接活动中,25所海外盟校及机构与学校签署了22项合作协议,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力,已经吸引了莫斯科鲍曼国立大学、莫斯科动力工程学院、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等22个国家和地区的106所大学加盟“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             “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秘书处设在该校,总部将落户“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是该校创新国际合作思路,融入区域经济发展,探索21世纪大学发展新模式,实现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的一项举措。学校将通过与“联盟”内的欧亚知名高校合作办学,搭建国际合作平台,共建联合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助力西咸新区区域经济发展,建设具有开放性、国际化的“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

西安交通大学与美国龙门资本签署西部科技创新港战略合作协议
            目前,该校已与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就共建“西安交大—米兰理工设计学院”达成共识,与中俄重大项目合作联合体、美国龙门资本、美国3M公司等签署了一系列重要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相关领域开展实质性合作。             学校还将出台《西安交通大学关于加快国际合作发展的若干意见》,充分发挥“新丝路大学联盟”的引擎作用,助力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的建设发展,继续深化与世界知名大学与研究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和融合,形成相互融通、各取所长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新格局,让该校成为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大学合作交流的引领者和核心力量,加快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 (责任编辑:胡玥)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考将于11月5日开考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将于11月5日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