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志愿者们分享奉献背后的心路历程
三个学生志愿者正在讨论学雷锋志愿活动。
爱心送巢行、农村做支教、养老院义演……3年来,在西安航空学院阎良校区里,一支由百余名大学生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在校园、在社区、在街道,用爱心志愿服务,彰显90后大学生的青春正能量。3月11日,记者走进这个“青年志愿者联合会”,和3名大学生志愿者聊一聊他们的心路历程。
“我觉得活动范围应该更广些,并形成常态。”上午10时,在科教楼3楼志愿者工作站,“青联”负责人鲍海晨、总队长郝耿耿、红十字负责人文剑涛正在讨论策划学雷锋志愿活动。记者看到,A4纸张的策划书上,仅3月份的志愿活动从上街大擦洗到公园送鸟巢等就有近10项。聊起自己做志愿者背后的故事,刚才讨论还激情洋溢的大学生们,突然“害羞”起来。
“从大一到现在,我一共参加了有50多项志愿活动,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在某小学的义演。” 鲍海晨是飞行器动力专业大三学生,从不经意加入这个组织到成为“青联”负责人,这个21岁的帅气小伙子,对做志愿者的那些日子满怀感情。
“志愿者们利用课余时间准备了好长时间!”鲍海晨说两个小时十几个节目,再加上和农村孩子们的互动游戏,那天校园里满是孩子们开心的笑脸。“演出完,一个孩子拉着我的手说大哥哥你们演得真好,那一个瞬间,我觉得志愿者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演出的时候了解到一些孩子家庭贫困,我们志愿者就多方联系后义务去支教!”大二学生郝耿耿,是目前147个志愿者的总队长,他告诉记者,志愿者队伍仅仅两年就从80多人扩大到150余人,这150余名志愿者也是从300多名报名的同学中挑选出来的。
“印象最深的是给一个家庭贫困孩子过生日,我觉得那是心与心的交换。”在志愿服务中,了解到学校附近某贫困儿童小圆圆的情况,2014年10月,恰逢孩子过生日,志愿者们专门凑钱为孩子买了一个蛋糕,和孩子一起过生日。那天从没过过生日的小圆圆为每一个志愿者准备了一张餐巾纸,上面工工整整的写了一句话“谢谢哥哥姐姐为我过生日,我很开心!”
“那张纸现在还夹在自己的词典里面呢。”虽然只是一张普通的纸,郝耿耿说,那一刻他很感动。
聊起支教这个话题,记者注意到在一旁的红十字负责人大二学生文建涛,眼睛开始红润起来,小伙子看看窗外,似乎努力想让一种透明的液体不掉下来。交谈中文建涛想起在三贤村支教的日子,一对上小学的兄妹,父亲在服刑,母亲常年外出打工,奶奶瘫痪,家里就靠爷爷打理。
“第一次去的时候,挺心酸的。”文建涛再次仰头看了看窗外,“08年的时候,我父亲也因病去世,母亲打工供我读书。”同是来自农村,同样是特殊的家庭,感同身受的经历,让这个22岁的小伙子放弃了每周末去西安看望妈妈,一直在做义务家教,这一做就是两年。“我没有钱帮助他们,能做的也就是这些了!”
在志愿服务中,也有过别人的不理解,受到过冷遇,对于这些委屈,三个大学生只是轻描淡写,没有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