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农积极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新模式

28.12.2016  07:15
            近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实践育人为目标,不断创新社会实践的组织形式和实施方法,积极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新模式,取得良好成效。
            一是完善机制,不断夯实社会实践的保障体系。 强化校内各部门联动,全员化参与,形成由“学校团委统筹规划—院系团工委具体实施—班级自主开展”的实践育人三级管理体系。另外,该校还成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专家团队”指导委员会,成员由校内部分专家教授担任,负责指导制订学生社会实践方案、立项、项目论证、项目评审等工作,有效提高了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的层次和质量。
            该校以大学生“第二课堂成绩单”的深入推进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关于本科生创新与技能学分实施办法》的全面实施为契机,明确要求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修够相应的社会实践素质拓展学分,为深入扎实推进社会实践提供了制度保障。                                             
            学生自主申报后,学校组织“专家团队”指导委员会根据项目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实效性对自主申报的项目进行严格的评审和定级,根据重点项目、特色项目和一般项目的分类进行不同金额的资助,确保项目顺利实施。2016年暑期,该校共组织了350支服务团队,3900余名师生奔赴全国各地开展实践服务。其中21支团队为校级重点项目,29支陕西秦巴山区脱贫攻坚调研队伍为校级特色项目,300支团队为校级一般项目,学校分别给予1000元至3000元的项目资金支持,同时学院还将予以配套支持。
            二是加强过程管理,扎实推进社会实践项目实施。 该校注重学生团队在专业、性别和年级等方面的优势互补,积极引导学生打破院系、年级和专业的限制,自行组成社会实践团队进行项目申报。
            同时,为了保障项目实施成效,该校为各项目团队配备随队实践的带队教师和指导教师。为保证社会实践的实效性,所有获准立项的团队要与学校团委签订《社会实践团队项目成果协议书》和《社会实践团队安全协议书》,进一步规范管理和明确责任。团委还针对活动经费的支配、实践项目的实施、活动成果的总结、优秀典型的表彰和实践活动的宣传等方面分别制定了实施的细则,为社会实践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结合学科专业,提升社会实践成果。 为进一步立足专业实践,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学校团委在前期面向全校教师征集当年大学生社会调查暑期项目。2016年暑期,共有33位教师申请将其课题与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提升了社会实践项目的层次和质量。
            该校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模式实施3年以来,共立项支持15支国家级社会实践团队,160支校级重点实践团队和600支一般自组团队,累计参与人数高达21000多人次,产出一大批优秀的社会实践成果,多篇调研论文已发表,整理编辑了《2014-2016年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成果汇编》,产生了良好育人成效。
            四是促进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社会发展。 该校积极引导学生将社会实践项目实施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该校义务环保协会志愿者连续14年开展“保护母亲河”环保实践活动,在徒步考察渭河的过程中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在渭河沿岸开展环保宣传和环境教育活动。连续14次的考察活动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对渭河更为广泛的关注,形成了关于渭河的40余篇考察报告及14部考察文集,为渭河能够迎来治理历史的“春天”作出了贡献。该校实施大学生“千村万户”脱贫攻坚调查活动,组织近1000名师生深入全国28个省(市)800个村庄,对5000多个农户进行关于扶贫政策的专题调查,回收了5000份有效问卷,所撰写的调研报告已上报相关部门供决策参考。该校“浓情蜜意”创行团队以“实践项目接力”的形式,七年来不断深入秦岭腹地的周至县红旗村,多次邀请学校专家到红旗村讲解生产技术、发放病虫害防治药品。为了让农户的产品更加有吸引力,他们自主设计独特的品牌、包装,在线上线下同时宣传、展开帮销。目前,接受团队帮助的蜂农已有固定销路,带动了一部分常年在外打工者回村发展。             其中,该校依托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方式产出的成果《“关于陕甘宁革命老区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现状的提案”》获得2016年全国大学生模拟E提案优秀奖、《助力贫困蜂农可持续改善生计项目》获2016年陕西省青少年公益项目大赛银奖。             项目化运作模式实施以来,该校积极组织全校学生赴全国各地开展以科技支农、文化宣传、教育帮扶、环境保护等实践服务,取得了良好成效。新华网、《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光明网、人民网、《陕西日报》等多家媒体对该校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模式进行了宣传报道。学校连续23年被团中央、教育部授予全国大中专学校暑期“三下乡”先进单位。 (责任编辑:张亦弛      审核:刁巧燕)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