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留学生到延安感知中国历史文化

05.06.2015  23:13
            2015年5月29日至30日,西北工业大学组织留学生前往延安,开展了一次特殊的中国历史文化体验之旅。来自美洲、非洲、亚洲等十多个国家的40多名留学生和老师们一起参观了枣园、延安革命纪念馆,走访了延安大学并与该校师生交流座谈,观看了红色历史歌舞剧《延安保育院》,游览了黄河壶口瀑布,感受独特的历史文化人文风貌。

西北工业大学留学生参观枣园革命纪念馆

西北工业大学留学生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
枣园、延安革命纪念馆:凝望历史 珍惜当下
              5月29日上午,雨水冲洗过的枣园静谧而庄重,刚刚抵达延安的留学生们从这里开始了参观。大家顺着台阶拾级而上,一间间地走进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和邓小平等新中国领导人曾经工作过和生活过的窑洞。望着窑洞内简单的陈设、泛黄的照片,留学生们无不感叹伟人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胜利。延安革命纪念馆是一座陈列展出革命文物,反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延安地区革命斗争史的纪念馆,主要宣传1935年10月至1948年3月近13年间,党中央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领导中国革命的光辉历史。对留学生来说,这里成为他们了解这段历史的一部最为生动的教材。针对留学生的特点,纪念馆的讲解员放慢语速,用边说边唱的方式把这一段革命历史娓娓道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延安精神对留学生不再是抽象的词汇,而化作一个个血肉丰满的光辉形象,一段段真实感人的革命伟业。从革命纪念馆一路走来,留学生们第一次如此贴近那段艰苦的岁月,也再一次被战胜苦难后大步前进的当代中国牢牢吸引。

西北工业大学留学生与《延安保育院》部分演员合影

延安保育院》:动情表演 人文情怀
              《延安保育院》是中国首部大型红色历史歌舞剧。它以老照片、真故事、新创作的形式,再现了在残酷战争年代发生在延安保育院的感人事迹。虽然有的留学生还不能完全听懂台词,但所有人眼里闪烁的泪水足以表明:这部剧所歌颂的人性大爱已经给他们带来了心灵的震撼,思想的共鸣。来自哈萨克斯坦的留学生刘平安在自己的微信中写道:“我从来没看过这样的表演,我真的没想到这个节目会让我感觉到深深的感情,当时我特别感动,我哭了。”演出结束后,应该校师生要求,饰演保育院院长的演员与留学生们一起合影,为大家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西北工业大学留学生们接受黄河母亲的洗礼   壶口瀑布:壮美河山 印象中国               在此次红色之旅中,留学生与教师一行还来到了素有“天下黄河一壶收”之美誉的黄河壶口瀑布。群山环绕之中,黄河水奔腾着、怒吼着一泻千里,激起层层巨浪,这恢弘壮丽的山河美景令留学生们叹为观止,情不自禁地伸出双臂,任由飞溅的水珠飘洒在他们的脸上、身上,就像一名孩子在接受母亲的洗礼。

西北工业大学留学生与延安大学学生亲密互动

延安大学:美丽邂逅 青春飞扬               延安大学成立于1941年,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在艰苦的战争岁月和社会主义新时期,延安大学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在延安期间,该校师生还专门走访了这所特殊的大学。到访时,恰逢延安大学举办第五届国际文化交流节,刚刚参加完该校国际文化节的小伙姑娘们又被点燃起勃勃兴致,与延大的学生们展开亲密互动。不仅登上舞台,向延大的朋友们献上精彩的歌舞表演,还走进各个展区,与延大学子交流思想、共话友谊。中国少数民族展区里的特色展示如壮族小伙的竹竿舞、维吾尔族姑娘的新疆舞、藏族姑娘的哈达舞等表演,让留学生们大呼新奇,很快就加入到欢乐的人群中。在这场与延大的美丽邂逅中,留学生们既结交了新朋友,也展示了该校学生的青春风采。             如何开展积极的、为留学生欣然接受的中国历史文化教育,是该校一直探索研究的课题。为了让广大留学生对中国近现代革命历史建立正确的认识和充分的了解,该校精心组织了此次感知之旅,并且收到了良好的反响。留学生纷纷表示,这次延安之行非常有意义,他们会更加珍惜在中国、在西工大留学的幸福生活。 (责任编辑:徐绒绒)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