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范代娣教授获中国专利金奖

04.01.2017  14:02
            2016年12月26日,第十八届中国专利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西北大学范代娣教授完成的“一种类人胶原蛋白及其生产方法”获2016年中国专利金奖。这是陕西省连续两年专利金奖空缺后首度获奖。



西北大学范代娣教授获中国专利金奖
            中国专利奖是中国在专利领域的最高政府奖,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授予。本年度共有20项发明、实用新型专利获得中国专利金奖。             胶原蛋白是一种可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护肤等领域的生物材料,国际上胶原蛋白的制备方法均是从动物组织中提取,存在系列风险,限制了其潜在用途的开发。“一种类人胶原蛋白及其生产方法”专利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人源性胶原蛋白,克服了传统动物胶原蛋白固有的病毒隐患、排异反应高及水溶性差等缺陷。陕西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该技术的鉴定结论为:“该研究具有重大的创新性,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为促进专利价值实现,此前,范代娣教授以该专利技术入股组建了西安巨子生物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成为全球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可以量产类人胶原蛋白生物材料的生产企业。公司已建成类人胶原蛋白原料、医学护肤品、医疗器械、预防医学和营养医学产品11条生产线。系列产品已在国内1000余家医院和医疗机构使用,受益患者达千万余人,部分产品已出口到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市场终端销售总额累计超过70亿元人民币。   (责任编辑:薛晓强      审核:刁巧燕)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