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近期与澳大利亚日本开展交流活动

30.05.2015  00:26
            近期,陕西师范大学与澳大利亚、日本的三所学校开展交流活动,进一步推动国际化办学。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代表访问该校。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副校长伊恩•马丁(Iain Martin)以及该校中国战略与发展处处长金江(Laurie Pearcey)访问陕西师大。该校校长程光旭等参与会见,双方就师生交流、合作研究等方面的事项进行了磋商。             程光旭向来宾简要介绍了该校基本情况,并重点介绍了该校的整体学科设置及优势学科。他希望两校加强交流,重点在教育学、心理学、材料科学、商学与生命科学等双方的优势学科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并建议,加快推进两校合作协议的起草,及早签署校际交流协议,并在协议框架下开展3+1+1、3+1+2等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为该校学生提供更多赴澳大利亚名校深造的机会。             伊恩·马丁简要介绍了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基本情况。他指出,在该校国际化战略的引导下,学校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国外游学的机会。新南威尔士大学重视与陕西师大的交流与合作,学校愿尽快与陕西师大完成合作协议的签署,并希望探讨更宽领域的合作。             随后的会谈中,双方在心理学、教育等学科领域的合作与交流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就未来的合作达成了诸多共识。                ——该校访问日本两所大学。 应日本创价大学和京都府立大学的邀请,陕西师大副校长萧正洪,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该校历史文化学院赵世超教授等一行前往日本交流访问。             在日本创价大学,该校校长马场善久、副校长寺西弘友等会见代表团,双方进行了友好并极具建设性的会谈。会谈确定,创价大学每年给陕西师大一个公费留学名额(连续5年),以培养池田大作思想研究的后备人才;加大教师的互派交流;共同编辑出版去年西安池田大作思想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等。此外,创价大学授予赵世超特别贡献奖章,以表彰其在去年西安举行的池田大作国际学术研讨会筹办过程中的突出贡献。萧正洪代表陕西师大向创价大学图书馆赠送了该校出版的池田大作研究论文集。             在京都府立大学,京都府立大学校长筑山崇等参加会谈。萧正洪代表陕西师大与京都府立大学签订了学术交流协议和该校国际长安学研究院与京都府立大学文学部学术合作意向书。在协议签署后的研讨中,萧正洪提出两校交流的四点建议为两校此后学术合作提供了具体的范式和途径。代表团还应京都府立大学的邀请,考察了日本古都京都所在的寺院陈设、博物馆等文化遗迹,加深了对日本历史,以及古代中日文化交流史的认识。             代表团此次应邀参访,对于巩固和扩大陕西师大与日本大学的学术交流,提高国际长安学研究院以及池田大作香峰子研究中心的学术研究水平,强化该校国际化办学力度,有着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责任编辑:黄晓青)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