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童蒙

19.01.2015  17:44

  幼稚,绝对与年纪无关。齐白石十二岁做雕花木工,兼善削刨榫接,后来喜欢了雕刻印章,一样法度准绳,中年才开始认真绘画,精细的工笔草虫,可以纤毫毕现,但他大部分的传世剧迹,都带着童真的朴实,毫无斧凿刀痕的造作。

  西方的毕加索也是,七八岁年纪的素描已走笔如神,画跑来跑去周围啄食的门前白鸽,如今仍然是教科书的速写经典。他长大后画的油画,写实的技巧只能用高超来形容,可能日画夜画画得多,他未到三十岁,仿如重新做人,下笔拙稚,返回一片童蒙趣怪的奇姿异态,直到九十高龄还每天逗女儿开心。他说他曾经画得好像拉斐尔那么精准,但一生都想画到小孩般的毫无居心。

  为人父母与当画家最大的分别就是绝无幼稚这选项。前阵子的网络骗色案件真的吓傻了很多家长,加上媒体七嘴八舌,更不知所措。读友来邮说她表妹是苦主之一,事发当日就被老爸抽了几巴掌,阿妈当然更第一时间把她的所有电脑和手机一一没收,甚至连家里的光纤机盒也锁上了。现在他们一家三口的生活倒退回几十年前的默片年代,你眼望我眼,大家静静把饭吃完,等了几秒,她见没事宣布就起身回房安置了。读友说她表妹今天要急急送了去医院吊葡萄糖,医生说她身体很衰弱,她妈妈说她这几天特别闷闷不乐,不知发生什么事,总之不瞅不睬,什么东西也不吃。

  这个年头,没了私人通讯工具可用,简直是与世隔绝的惩罚了。对小朋友而言,教科书从没教过哪种照片不能交换,老爸老妈也没讲过交换了照片又如何,总之,小朋友搞不清楚几时可以再次上网就是了。(王祯寳,文章摘自《澳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