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价值体现在智慧民生服务 催生新业态新模式

08.09.2015  09:09
  8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升创业创新活力和社会治理水平。   作为一种新的、基础性的战略资源,大数据对于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消除信息孤岛;培育经济发展新引擎等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探求《纲要》对推动大数据行业发展的作用以及大数据的开放、共享、应用对智慧城市建设的影响,记者采访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MBA合作导师、中国统计信息服务中心大数据研究实验室主任江青。    中国建设报:《纲要》主要解决哪些问题?   江青:大数据将成为城市解决人口、交通、资源、污染等“城市病”的有效手段。《纲要》强调,要推动政府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互联共享,消除信息孤岛,加快整合各类政府信息平台,避免重复建设和数据“打架”,主要目的就是要增强政府公信力,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这里针对的是两点:一是政府公信力;二是社会信用。对应的两个解决办法:一是搭建政府公共数据平台,二是面向社会提供公众服务平台。   大数据应用先要从部门、区域间数据共享做起,数据共享解决了部门间信息孤岛的问题,使得部门利益和信息得以协调畅通,保障政府公信力。同时,数据和信息的互联共享也是数据开放的基础和前提,更是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最重要因素。   政府数据面向民生领域开放和应用是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核心价值。数据的开放,也会倒逼政府数据发布的真实性和规范性。《纲要》明确了数据共享是大数据产业链中政府大数据建设的第一步和最重要的一步。地方政府发展大数据产业、应用大数据将有章可循,不至于糊里糊涂地被某些具有国际资本背景的企业绑架,也不至于被当下各种乱象迷惑。《纲要》为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带来顶层设计理念,从国家层面启动经济新引擎的规划是解决当下大数据产业发展乱象的有效手段。《纲要》明确“政府大数据建设”、“创造健康发展的大数据环境”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产业发展的重要工作,智慧城市发展迎来新的机遇,而信息安全、产业标准将为整个大数据产业发展带来保障。    中国建设报:《纲要》将对智慧城市建设带来哪些推动作用?   江青:智慧城市的“智慧”来自大数据,智慧城市的核心是大数据应用,大数据让智慧城市成为可能。随着中国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基于大数据应用为基础的智慧城市建设将决定着未来城市化建设的质量。智慧城市主体承载的是社会服务和经济发展两大功能的现代化。围绕这两大功能,《纲要》指出了城市智慧化所需要的准确完整信息来源的可靠性以及使其发挥出城市服务功能价值的可能性。   具体来说,《纲要》为智慧城市“四化”实现带来利好:   一是规划科学化。智慧城市有别于传统城市的最大特点就是城市发展规划的科学化、数据化。《纲要》推动政府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互联共享,通过数据支撑、公众参与、社会监督和客观评价等过程中的大数据应用,城市规划将有更合理的依据。   二是管理动态化。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发展使城市管理者有机会实现对城市运营运行状况的动态监测和掌握,《纲要》推动民生领域政府数据向社会开放,不仅有助于百姓生活更智能,更将对城市管理带来高效;   三是治理精准化。准确的信息、智能的方案、快速的影响、实时的监测加上有效的绩效考核,让城市的治理越来越精准。《纲要》优先推动交通、医疗、就业、社保等民生领域政府数据向社会开放。在城市建设、社会救助、质量安全、社区服务等方面开展大数据应用示范,将催生一批致力于政府治理精细化的大数据新创企业,为政府治理精准化带来数据基础的同时也带来创业的机会;   四是服务高效化。提升服务的效率是智慧城市最大的成就之一,未来的政府将越来越成为服务型政府。《纲要》提出要深化大数据在各行业创新应用,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形成与需求紧密结合的大数据产品体系,使开放的大数据成为促进创业创新的新动力。基于数据的融合,政府向市民提供方便、精准和快捷的服务真正成为可能。    中国建设报:《纲要》将率先从哪些领域入手,实现数据开放以及应用?   江青:智慧城市、大数据产业的发展都需要有数据的支撑和基础,大数据最终价值体现在为智慧民生服务,而提升对民生领域的公共服务水平是智慧政府致力追求的目标,开发应用好大数据有利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经济发展新引擎和国际竞争新优势。《纲要》指出优先推动交通、医疗、就业、社保等民生领域政府数据向社会开放正是顺应潮流的表现,全球所有信息数据中90%从2013年开始产生。截至2015年6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为48.8%,网民总数已达6.68亿人,这么多网民产生的大数据是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但如果没有信息开放,大数据将是无源之水,交通、医疗、就业、社保等数据均为民生领域的数据,政府收集起来后仅仅存储将无价值可言,只有秉承开放的态度才可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真正发挥大数据的价值。   城市建设、社会救助、质量安全、社区服务是大数据可以大有可为的领域,在这些领域进行应用示范推动将有利于整个产业发展务实落地,不至于总是在将产业飘在“云”上,囿在“服务器”中,而真正以数据的开放,关联“云”和“服务器”,让产业链完整和健康,真正实现智慧城市、智慧民生。   当前,大数据应用在整个大数据产业中是最主要的短板。我们看到很多的地方发展智慧城市、发展大数据第一个重要手笔就是建设基于硬件的各种数据中心,或者换换招商引资的旗子,而企业则更多地宣扬“云计算”等技术观点,或者只是概念性的炒作。《纲要》强调要顺应潮流引导支持大数据产业发展,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政策支持,着力营造宽松公平环境,建立市场化应用机制,深化大数据在各行业创新应用,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形成与需求紧密结合的大数据产品体系,使开放的大数据成为促进创业创新的新动力。“顺应潮流引导支持”真正体现了政府对产业的重视和有序推进,大数据是市场的产物,引导支持可体现政府的准确定位,角色是什么就是什么,大数据是市场意义的产物,就按照市场规律去办,政府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充分发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才能实现产业的快速健康成长。(来源:中国建设报)                 责任编辑/张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