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数据聚集中心贵阳将参加2018硬博会 期待和西安合作

06.11.2018  14:01

  西部网讯(记者姜洁)“参加‘2018西安全球硬科技产业博览会’,通过了解和学习西安在硬科技‘八路军’领域(光电芯片、智能制造、人工智能、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的发展,对贵阳市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即将于11月8日在西安参加“2018西安全球硬科技博览会”的贵阳市代表团相关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作为同样处于高速发展中的西部城市,贵阳和西安一样,近年都将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在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西安在打造中国的“硬科技之都”,而贵阳也在着力建设国家大数据特色产业基地。此次“2018西安全球硬科技博览会”上,贵阳市就将向外界重点展示大数据创新这个贵阳的城市新品牌。

   大数据创新已成贵阳城市品牌

  贵阳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应该是一个避暑旅游城市,事实上除了旅游,如今的贵阳还有一个新的身份——我国大数据产业的聚集中心。

  2015年以来,贵阳相继被国家批准为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试验区、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贵阳·贵安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大数据及网络安全示范试点城市。以货车帮、易鲸捷等为代表的大数据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不断涌现,大数据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大数据创新已成为贵阳城市品牌。

  据相关资料显示,贵阳市正按照“黔中引领、两极带动、协同发展”的思路,以黔中经济区核心区为主,规划建设中关村贵阳科技园(贵阳高新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阳经开区国家大数据安全靶场)大数据基地、贵安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大数据基地等多个产业基地。贵阳市充分利用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的创新理念和各类资源,依托贵阳市信息技术产业基础,建设国家大数据特色产业基地,大力推进智慧城市、网络金融、食品安全等领域的示范应用,带动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贵安新区以三大电信运营商数据中心为依托,推动物联网、云计算等管理平台建设,网络、存储、计算、系统等软硬件资源平台的统一和“一站办理、一网连通、一号服务、一卡通行”等服务资源平台的统一,引导大数据产业上下游优势企业聚集发展。

   贵阳市无人驾驶技术发展迅猛

  除了大数据领域之外,贵阳市正积极探索开展无人驾驶技术、打造无人驾驶产业生态,今年上半年还成功举办了无人驾驶全球工程师共享协作营活动。

  记者了解到,贵阳市对无人驾驶技术领域非常重视,目前正在努力推动无人驾驶产业在贵阳市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地,相关部门正在抓紧制定无人驾驶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划定无人驾驶测试区域、发放无人驾驶牌照;建设数博大道,在数博大道中融入无人驾驶的商业化常态运营;布置无人驾驶车工厂,将形成全球第一条金属3D打印的无人驾驶车生产线;开展无人驾驶技术的国内国际合作,推动无人驾驶产业园的建设;与联通华为共同进行5G无人驾驶的研发,包含车联网技术,远程控制技术等,即将成立5G无人驾驶实验室;在2019年成为全球首个在景区和地产项目内商业运营无人驾驶观光车、零售车的城市;建设全球首个无人驾驶实训基地。

  2018年,无人驾驶领域掀起了一波新浪潮。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获得很多新奇的体验,体验无人驾驶技术带来的美好生活。在“2018西安全球硬科技博览会”上,贵阳市将让我们率先体验到无人驾驶领域发展的新成果。

   期待和西安在四大主导产业开展合作

  “2017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的成功举办已形成品牌名片效应,在全国范围内达成“硬科技看西安”的共识。目前全球有1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西安,IBM、三星、华为、中兴等“硬科技”企业均在西安建厂。此外,西安已经形成了全链条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浓厚。参加“2018西安全球硬科技博览会”,贵阳市更希望能够了解学习西安在硬科技“八路军”领域(光电芯片、智能制造、人工智能、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的发展,这对贵阳市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未来,贵阳将加强前沿科技研究,推进大数据产业发展。围绕军民融合、汽车制造、铝及铝加工、医药食品和磷煤化工等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推进关键领域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丰富“数博发布”功能,打造全国大数据科技成果高端对接交流平台,引导全球大数据领先成果落地产业化。

  谈及即将于11月8日-10日在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2018西安全球硬科技博览会”,贵阳市代表团的相关人员这样说:“对于贵阳来说,我们科技创新基础比较薄弱,创新主体数量和质量均有所欠缺,科技型领军企业明显不足,创新创业氛围营造能力还不够强。这些短板都还有待强化和提升。通过参加‘2018西安全球硬科技博览会’,下一步我们希望能学习西安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的经验,在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四大主导产业方面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合作,促成双方部门间的长效协调机制,互通有无,增进交流;更希望能由政府部门牵线搭桥,组织双方科技型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才等创新主体加强对接和交流,共谋发展,合作共赢。

编辑:黄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