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公布:野生熊猫345只

26.03.2015  10:12

  陕西省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昨日公布,和十年前的第三次大熊猫调查结果相比,秦岭地区野外生存大熊猫约345只,比十年前的273只增加两成。

  全国大熊猫调查大约每十年进行一次,第四次调查于2011年10月正式启动,陕西省的外业调查从2012年3月开始,2013年7月结束。陕西境内的调查涉及全省11县(市、区)63万公顷的面积,1000余人在通过定位系统,画出的2404条大熊猫调查样线,和573条植被样线上,实地走访外业调查。

   我省4市8县有大熊猫

  陕西省野外大熊猫主要集中分布在秦岭中段的南坡区域。分布范围东起宁陕县太山庙乡,西至宁强县青木川镇,南起宁强县青木川镇,北至周至县厚畛子镇,在汉中、安康、宝鸡、西安4个市的城固、佛坪、留坝、宁强、洋县、宁陕、太白、周至等8个县、23个乡镇内。

  在上述范围中,调查人员共确认陕西秦岭地区野外生存有大熊猫约345只,种群数量比十年前调查时增加了两成,增长率为全国最高。秦岭大熊猫种群总体状况稳定,种群密度全国最大。

   主要分布在六大栖息地

  调查显示,我省境内的野外大熊猫主要分布在青木川、太白河、牛尾河桑园坝、兴隆岭、天华山锦鸡梁、平河梁等六大栖息地。截至2012年5月,陕西省大熊猫栖息地面积由10年前的34.7万公顷增加到36万公顷,其中七成多的栖息地质量良好。与十年前的调查相比,此次调查人员在太白县王家楞、太白河及周至太平河地区发现有新的大熊猫分布区,总体分析栖息范围向四个方向都有所扩大。

  省林业厅专家介绍,这说明近年来的保护和人为干扰减少,使大熊猫栖息地状况变好、变大;同时,大熊猫的数量增多,也使它们的活动范围必须扩大。

   部分大熊猫被困“孤岛

  调查发现,近年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给大熊猫栖息地带来了新的干扰,如社区种养殖、矿产开发、电站修建,旅游因素导致的车流量的增加等,加剧了道路对栖息地的隔离。这导致秦岭大熊猫目前被隔离为若干局域种群,平河梁及青木川种群数量较少且距离间隔较远,难于和其他局域种群进行交流,面临较高的灭绝风险。

   我国有1864只野生大熊猫

  今年2月28日,国家林业局公布的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达1864只,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375只,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的17个市(州)、49个县(市、区)、196个乡镇。其中四川省内分布野生大熊猫1387只,占全国野生大熊猫总数的74.4%,其次是我省的野生大熊猫约345只,甘肃省境内有132只。

  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发现,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比第三次调查增加268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