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荔工商局探索创新 基层服务暖人心

03.12.2014  14:28

导读: 在今年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大荔县工商局不落俗套,以让群众省心,让群众安心,让群众放心,让群众暖心为突破口,创新探索了一条监管与服务的新路子.



从西安出发向东约120公里左右,坐动车40分钟,就到了以盛产黄花菜、冬枣等农特产品闻名全国的陕西省大荔县,在今年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大荔县工商局不落俗套,以让群众省心,让群众安心,让群众放心,让群众暖心为突破口,创新探索了一条监管与服务的新路子,极大限度地激发了大荔人的创业热情,让群众享受到了注册、维权便捷的服务,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让群众省心

大荔县冯村镇50多岁的曹进才,前不久准备给他经营的养羊场申请办理营业执照,可不知咋办。听说组里有帮办服务点,便去试试。打电话给村代办杨小红,杨小红立即上门帮他弄好所需的材料,帮助填写执照申请书,交到镇便民服务大厅的工商服务窗口。下午,冯村工商所的同志就将营业执照送到曹进才手中。事后曹进才老人逢人就夸赞,现在办事就是方便,群众张张嘴、干部跑跑腿,事就成了,好!

如今在大荔县,像曹进才这样在家门口就能把涉公的事办好,已不是新鲜事。

大荔文岭科技育苗有限公司经理谭文岭讲述这样一件事:“今年7月10日,企业通过民生银行西安分行信贷融资,营业执照需要增加注册资本,我远在西安脱不开身,我就给冯村镇平王村村级代办员夏玉东发了一个手机信息,夏玉东通过镇代办中心工商部门设立的镇村代办服务岗准备需要的材料并及时与工商局注册大厅联系,注册大厅工作人员急事快办特办,先填表再出照,签名盖章随后补齐。当日与民生银行顺利签约。工商部门这种方便群众办事、服务企业发展的举动,我很感动” 。

今年3月份,大荔县推出了“三联代办”机制,即在县、镇、村三级成立代办机构,全程代办群众委托的事项。其流程是:由村级专设的代办员受理群众代办事项,在1个工作日之内送达镇代办中心。镇代办中心接办事项,如属本级权限的即时办理、限时办结;需到县有关部门办理的,由镇代办中心代办员上报县行政服务中心“代办窗口”并全程代办。

大荔县工商局积极跟进,要求各工商所服务大厅要与各镇便民服务中心无缝对接,在各镇便民服务中心摆放工商部门便民服务联系牌,给村代办员发放工商部门便民服务联系卡,切实解决好、服务好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同时,各工商所将所辖镇中心分管领导及同志、村代办员联系电话汇总登记,便于工作联系。切实做到“县大厅、镇中心、村代办”三级与工商服务相互贯通,形成无缝对接便民服务机制。

“当前,农村的年轻人多数外出务工,留守的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行动不便,文化偏低,一提找人办事心里就发怵。为此,我们依托‘县大厅、镇中心、村代办’三级网路与各所服务大厅相互融通。优化便民服务体系,更好地便民利民,积极探索职能下移、服务下沉的途径和模式,更加贴近群众,方便群众,推动行政服务向基层延伸。”大荔县工商局局长周喜成向记者介绍说。

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的保姆式帮办服务,再加上工商商事改革双重叠加效应,激发了创业热潮。截止10月20日,经大荔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各类市场主体2989户(平均每天诞生10户市场主体),出资总额达32亿元。

让群众安心

今年2月,我们5人在县城一大棚物资经营部购买的“宏盾牌”EVA三层复合高效保温防老化流滴减雾日光温薄膜,使用后该膜并不防流滴,导致大棚作物减产,冯村镇平王村张代平告诉12315投诉举报中心工作人员投诉事因,并要求经销者更换薄膜,并给以经济赔偿。大荔县工商局城西工商所接到投诉后,工作人员立即进行调查,得知同一规格型号的农膜,消费者已使用完,消费者无任何购买凭证和相关证据,而经营者同型号的大棚膜也已卖完。根据新《消法》消费纠纷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由经营者承担相关举证责任,避免了消费者鉴定难的问题,最后,在经营者举证无果的情况下,经多次调解,由经营者给投诉人张代平等5人的每个大棚补偿2.5米宽,400米长,厚度为0.12毫米的棚膜共21卷,双方达成一致协议,从投诉到处结仅5天时间。

4月8日,大荔县朝邑镇大一村村民魏长林到工商所投诉称,3月30日,在邻村一农药经销商处购买了“高效氯氰菊酯、吡虫啉、秀特”三种农药,给自家苹果树上喷施,打药10天后,他发现有100株果树出现树叶干枯,花子枯落,并与经销商到果园看了两次,经销商认为所销售的农药为合格产品,不应承担赔偿责任,请求工商部门处理。朝邑工商所工作人员深入果园和经销商调查取证,经查是由于本人农药使用不当造成树叶枯落,经工作人员反复与经销商沟通,经销商给魏长林补偿“农生牌”生物有机菌肥两袋,双方表示满意。

据了解,自2014年元月至今,大荔县工商局12315受理涉农投诉11起,除一起涉及面广,数量大,已涉嫌构成犯罪移交公安机关外,其余10起投诉已按程序处理,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50余万元。

据了解,打造“受理快、调查快、处结快”陕西工商服务人民群众的新品牌,是大荔县工商系统贯彻落实新《消法》过程中的新举措。他们在开展新《消法》专题培训及社会宣传活动的同时,及时修订内部维权工作规范,完善消费者投诉处理机制,努力实现了城区消费者投诉30分钟到场,乡村消费者投诉60分钟到场的维权工作目标。

让群众放心

为了能够让众购买和使用放心的农资商品,切实维护好农资市场经营秩序,该局采取四项措施,开展“红盾护农”工作,拆抓好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管,净化农资市场环境,有效保障农民的利益。

他们通过定岗位、定人员、定责任、定网格的方式把责任落实到人,形成了主要领导挂帅亲自抓,分管领导分工牵头抓,相关单位全程深入抓,任务到岗人人抓的工作格局,确保农资市场秩序监管到位。

通过规范监管,建立新机制。在全县农资经营户中继续推行该局首创的“农资经营票证通制度”。使农资批发企业与零售户之间建立了“源头可控、去向可查、问题可溯、责任可追”的监管机制,从而达到了“批零对接、管住批发、以批控零、以零溯源、规范零售、净化市场”的目标。

通过强化执法力度,提高了农资市场监管能力。在日常市场巡查中进行重点跟踪管理,突出监管主动的作用,监督农资经营者建立健全自律机制、守法经营、诚信经营。同时,加强对化肥销售相对集中的地区进行重点检查,加强对农资市场特别是零售商户和流动经营户的整治。严厉打击在产品标签、保质期、产品质量方面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品种套牌侵权和销售假冒伪劣种子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为农资市场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通过提前干预,工商质监部门联动,把好市场准入关。该局按照国家工商总局《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查检验办法》的规定,在承检机构配合下,通过抽查检验,提前介入把假冒劣质和不合格商品查出来,退出去,替农民先把关,极大地降低了农民的投资风险。今年该局共抽检化肥63 件,农药18件,查处涉农案件23起,依法查扣收缴假冒劣质化肥7.8吨,依法对3户经销不合格化肥情节严重的经营户,给予了吊销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

让群众暖心

“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这是大荔县非公党工委在注重培养和发展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成员入党,并建立党支部,实现党组织全覆盖的真实写照。

今年7月17日,大荔县安仁镇个私协分会党支部书记张京友、党员马德校,来到安仁镇敬老院,开展慰问和义工志愿服务活动,为敬老院送去米、面、油,他俩人还拿出6000元为老人们购买了健身器材。

10月23日,大荔县非公党工委组织城关商会在县城街道经营场所设立的10个环卫工人“爱心休息点”和两个“爱心理发点”正式使用,免费向县城的环卫工人提供休息场所,配备了桌椅和饮水机,对环卫工人有地方防寒取暖,有地方喝口热水,有地方歇脚。据了解,两个“爱心理发店”已免费环卫工人理发450人次。

该县非公党工委针对全县非公经济领域党员分布广,流动性强,人员构成复杂的特点,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亮身份”双找活动,切实解决“口袋”党员、“隐形”党员问题,引导在岗党员戴标牌、亮身份,强化党员在党意识。依托基层个体协会设立党建工作站,从各工商所挑选多名同志担任个私协会党支部党建指导员,帮助指导分会中的党员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通过开展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在党员经营者中积极开展共产党员示范店活动,推行党员挂牌经营制度,全县有65名党员挂上了共产党员门店的牌匾,形成了生产经营学党员,遇见困难找党员,扶贫带弱有党员,向党员看齐的良好氛围。今年在“爱心助学”活动中,非公党工委与县民政局组织举办了大荔县第一期关爱贫困大学生暑期就业公益招聘会,来自全县37名贫困大学生与8家非公爱心企业暑期就业协议,为贫困大学生就业实现“零门槛”。

目前,大荔县非公党工委已在全县基层分会和行业协会中建立了38个基层非公经济组织党支部,拥有正式党员1060人。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都能看到非公党员的身影。由于协会非公党建工作突出,连续多年被陕西省个体私营企业协会评为先进单位。被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评为先进单位,被中个协确定为“基层非公党建联系点”,被陕西省省委表彰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