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荔:引入社会力量 提升服务效益

15.10.2014  10:24

开展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发展试点工作,陕西省渭南市气象局探索性地迈出了第一步。日前,渭南市政府与陕西荔民农资连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荔民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部分原来由气象部门承担的服务工作,今后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由荔民公司完成,此项工作选择在大荔县进行试点。

在政府与公司的这种新型关系中,合作将如何开展?双方将扮演怎样的角色?百姓将从中获得些什么?带着这些问号,记者层层解开谜底。

一场与市场的主动邀约

据了解,“大荔试点”的核心是由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实现农机农资双向服务、农资农副双向流通、农业科技双向推动。

渭南市气象局局长陈高峰坦言:“一直以来,‘人少事多’问题是制约气象服务能力提升的关键。”此次合作,正是针对此现状,推进部门气象向社会气象迈进。

大荔县气象局局长李东介绍说,试点合作为期一年,荔民公司将在七个方面提供服务,包括做好负责区域内气象预警大喇叭、电子显示屏、小气候监测站等气象设备的巡检维护和日常管理;将服务连锁店信息纳入服务对象信息库,将信息库提交气象部门备案;接收气象部门发送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农用天气预报等服务产品,在30分钟内传递到服务对象手中,组织内部专家和技术人员结合气象信息制作更有针对性的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对公司技术人员进行农业气象基础知识和适用技术培训;开展气象信息接收终端、气象监测设备等的维护、维修技术培训;根据气象部门需求,开展气象服务需求及气象服务满意度调查;组织气象服务典型事例分析,形成分析报告,报送气象部门等。气象部门则主要集中精力做好天气监测、预报服务,并通过细化的指标对公司服务进行考核。

一系列合作带来的深度整合

新的合作方式也对服务提供方荔民公司提出了新的要求,该公司将如何调整来适应新的角色呢?据了解,荔民公司在全县18个乡镇建立了农资农技服务中心,在160个行政(自然)村建立了服务连锁店,有县、乡、村三级完整的组织结构,与县气象局、乡镇气象工作站、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相似。同时,该公司拥有县级农业技术专家团队、乡镇级科技特派员、村级连锁店技术员“三个梯次”的农技服务和人才体系,亦与气象部门县级农业气象专家、乡镇气象协理员、村级气象信息员的架构相仿。

李东说,“双方将整合气象工作站与乡镇农技服务中心,整合村气象服务站与农资连锁店;气象专家到公司兼职技术员,公司乡镇技术员兼气象工作站技术员,村连锁店技术员兼气象信息员,最终实现优势资源共享融合,依托公司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和多样化的信息渠道提升气象为农服务水平。

一个令人期待的可观前景

有一次,有人来买农药,我就告诉他明天预报有雨,你先别着急打药,给壮点肥倒是挺好的。我们能给村民提供更多技术咨询服务,生意比其他农资销售店好多了。”荔民农资连锁北阳村直营店店长王志清一边将公司刚调拨的农药摆上架,一边高兴地介绍着:“现在气象局把农业知识和气象知识一整合,我们就不用费神自己研究了,直接能用,很方便。

荔民公司项目开发部部长刘军超对合作充满信心:“现代化的农业生产、销售对气象条件和因素将更加敏感。有了气象产品,我们为农户提供的服务‘套餐’内容将更加丰富,更有专业性和针对性。这也将帮助我们赢得更大的市场。

依托市场化运作模式,可以更好地调动专家、技术员的积极性,将服务产品打包推送,完善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李东也在心里谋划着基层改革转型发展的事儿,“下一步我们就可以集中力量提高气象观测、预报等基础业务服务水平,进一步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气象服务职能,更好地为地方政府提供决策服务!

陕西省气象局副局长薛春芳表示,“此次试点,可探索建立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气象为农服务运行机制,初步建立服务流程和管理制度,为加强合作提供案例与借鉴,逐步推进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气象综合服务。”在陕西,大荔的试点已经作为农业产业升级发展的成功典型在全省范围推广。

(作者:徐丽娜 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