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水产研究所成功开展国内首次大规模秦岭细鳞鲑人工标记放流

29.07.2016  06:38
      7月27日,由省渔业局,省水产研究所在陇县太白秦岭细鳞鲑保护区成功开展了国内首次大规模人工标记增殖放流活动。

      此次标记放流活动,是省水产研究所承担的农业部公益行业专项“珍稀水生动物繁育与物种保护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放流的2.5万尾苗种为科研人员2015、2016年人工繁殖的秦岭细鳞鲑子一代苗种,通过人工标记放流,能够更精确地观测其在自然河道的摄食、生长、洄游路线、栖息范围等信息,为评价人工增殖放流效果及进一步加强秦岭细鳞鲑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此次标记放流是该所继2013、2014年两次PIT芯片标记放流后第三次进行人工标记增殖放流,放流的苗种数量在全国范围内是规模最大的一次。

      秦岭细鳞鲑是我省4个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之一,近年来自然资源急剧下降。自2008年以来,省水产研究所依托多个省部级科研项目,大力开展秦岭细鳞鲑人工繁育技术研究,相继攻克多项技术难题,取得多项阶段性成果,人工繁殖达到规模化水平,累计培育鱼苗10万尾,对于扩大秦岭细鳞鲑种群数量、恢复生物资源、改善水域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力推动了我省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陕西省水产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