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塔下 共赴九年之约

01.10.2021  00:30

  

  2021年9月30日晚,西安交响乐团大雁塔户外公演在万众瞩目中落下帷幕。新华社音视频部、中新网、新京报、中国日报等平台对户外公演进行现场直播、累计观看量达1176万。

  此次户外公演由西安交响乐团荣誉艺术总监谭盾执棒,并特邀原声态女高音谭维维、原声态呼麦男低音哈斯巴根鼎力加盟。传统与创新的融合,古老与今朝的碰撞,西安交响乐团再次上演了一场惊艳世界的音乐盛宴。

  

   谭盾再续公演之缘 老腔秦腔回归故里

  早在 2014年,西安交响乐团便在谭盾执棒下上演第二次户外公演。此后谭盾与西安交响乐团间的合作越来越深,今年谭盾就任西安交响乐团荣誉艺术总监、首席客席指挥,他参与的演出每场都备受期待。作为西安交响乐团荣誉艺术总监,谭盾觉得很有荣耀感,他喜爱陕西,也喜爱西安,“能够在大雁塔前为大家呈现古典乐,呈现我自己的原创音乐,这是我的福气。这次音乐会我们根据大雁塔展开,不仅看见它,而且听到它,也能听到它的故事。”此次户外公演的预约通道一经开启,620个座位三分钟内就预约满了。每次户外公演,都是乐迷们拼手速的一次“战场”。

  在《召唤英雄》的乐曲声中,户外公演正式开始。这也是乐团代表西安向十四运全体运动健儿的致敬。由西安交响乐团合唱团共同带来的《波罗维茨之舞》《让思想乘着金色的翅膀》,分别来自歌剧《伊戈尔王》和威尔第歌剧《纳布科》,都是经典歌剧作品中的著名合唱片段。

  《风与鸟的秘语》是谭盾创作的一部关于手机的交响乐,也是一个具有互动性的作品。在乐曲进行中,在谭盾指挥下,乐团与观众一起拿出手机,播放鸟叫的音频,于是,鸟鸣响彻全场,城市瞬间变成森林。

  2017年谭盾创作的声乐协奏曲 《中国故事》问世,这部作品将中国民间的声乐传统与西方的古典音乐技术及体裁相结合。此后这部作品无论在任何国家、地区演出,都备受观众喜爱。此次谭盾终于带着《中国故事》来到西安,让这片土地上孕育出来的老腔、秦腔回归故里。原声态女高音谭维维的演唱,高亢奔放又婉转细腻,唱得每一位观众都热血沸腾、激情澎湃。

  在大雁塔前聆听《大雁塔-回声》与 《大雁塔-慈悲之钟》,不仅是聆听音乐本身,这更像是一场与时空的对话,在音乐中穿越千年。“震撼,沉醉”是现场观众最直接的感受,“听到各种乐器的和鸣,在大雁塔前,深深的沉浸在其中,这是如此的震撼!

  

   西交九年坚守 不忘初心

  九变十化,西安交响乐团不断在突破自己,努力让所有喜爱、关心户外公演的观众们年年有惊喜,岁岁有收获。谭盾一直以来致力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推广,在国内外上演了无数场中西文化交融的经典名作,而传承、跨界、创新也是西安交响乐团一直在努力的方向。双方不谋而合,这此次户外公演更是想在西安这片土地上,传播陕西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特色,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自去年西安交响乐团在华山举行“华山之巅·云海音乐会”之时,就在华山西峰带来华阴老腔和交响乐团协奏曲《将令一声震山川》。此次更是演奏了融合老腔、秦腔的《中国故事》,当旋律响彻在西安上空时,全国观众都听到了中国式呐喊。

  每逢9月,作为国内唯一、免费的大型户外交响乐公演都会如期而至,就连在最特别的2020年也未曾缺席。2013年,刚刚成立不足一年的西安交响乐团在开元广场带来一场公益演出,吸引了上万名观众到场观看,这样的盛况让乐团决定:户外公演不仅每年都要举行,并且要将最优质、最纯正的交响乐作品奉献给观众。

  每一次的户外公演,观众只需要提前预约,就能免费到场观看平日在剧场里都一票难求的演出。为了让更多的观众能够欣赏到户外公演,西安交响乐团近几年增加了线上直播,无论身处何地,都能通过网络,与乐团、现场观众天涯共此时。

  国内流行音乐节、摇滚乐音乐季的户外演出很多,但古典乐的户外演出,可以说实属少见。首先由于交响乐团中不少乐器不宜暴露在温度过高的户外,这使得绝大部分的演出都只能在音乐厅中举行。同时户外天气情况多变,对于演出来说也增加了很多不确定因素。即便要遇到很多的困难,要做很多的预案,户外公演仍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第九年。

  从2013年,万名观众现场观看演出,到今年1176万的线上点击率可见,西安交响乐团大雁塔户外公演成为了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古典音乐公益普及活动。每年不仅国内的媒体争先报道,国外众多媒体也十分关注西安交响乐团的户外公演。一项公益的演出,能在客流密集的景区举行,其背后是整个乐团以及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西安市人民政府、中共西安市委宣传部、西安曲江新区管理委员会,甚至是整个西安市的亲力打造。可以说,每年的户外公演是集一城之力,让古都西安在世界面前闪耀。

  此次公演,也获得了中国移动陕西公司独家赞助。中国移动陕西公司一直秉持着“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信念,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通讯基础设施升级到人文艺术追求,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和需求。

  

   音乐与文化的高度结合

  “西安交响乐团的户外公演,每一次都是和文化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谭盾认为,西安的观众是有品位的观众,对户外公演的期待都非常高,在这里演出对于所有的艺术家来说,都是一次挑战。

  九年来,户外公演在大雁塔前举行了6场,从2016年开始,将场地固定为大雁塔北广场。相比于在音乐厅中的音乐会,大雁塔前的户外公演,本身就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在指挥家的带领下,演奏家、乐团和现场所有的观众,通过音乐让古都与西方的古典乐进行碰撞和融合,让东西方音乐在与历史文物古迹前,产生跨越时空的对话。而这样中西结合的文化形式,对于世界文化交流活动都是一个有借鉴意义的探索。

  如今,在西安交响乐团一系列的活动中,以西安为点,全国为面,培养了大批艺术观众。尤其在我国实现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后,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提升了人民的欣赏水平成为了新的课题。而西安交响乐团已经在艺术普及的道路上探索、创新了九年之久。“”与“”谐音,有着“长久”的美好寓意。“”即单数的最大数,是一个阶段的休止符,是一个即将开始的新篇章。第九年的西安交响乐团大雁塔户外公演完美落幕,期待明年秋季再相见。

  

编辑:赵鹏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