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塔塔檐养护工程“改斜归正”见成效

17.06.2016  17:54

    日前,西安大雁塔启动“大雁塔塔檐养护工程”。据西安市大雁塔保管所消息,此次养护工程包括管架搭建、砖体表面清理脱盐、砖体替换、塔体底部潮湿监测等流程,此外还将向砖体表面淋洒文物保护专业试剂,以增加砖体表面抗风化能力。在施工期间,市民游客还可以正常登塔参观,这次养护工作将于今年的九月三十日完工。

    而另一个令人欣慰的消息是,从1997年起,大雁塔的塔身已停止倾斜,开始缓慢地向倾斜的反方向“回弹”,平均每年“回位”1毫米,这座知名的“斜塔”将逐渐“归正”。

    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而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今天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4.517米。大雁塔作为我国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1962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现在更是作为西安的标志性景点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的目光,因此,有关大雁塔保护的一举一动都备受注目。

    千年古塔为何倾斜?

    国内的古塔“十塔九斜”,据统计,陕西现存各朝代各种类型的塔近300座,许多古塔都有倾斜的现象,研究表明,三大原因导致了“十塔九斜”现象的产生。一是古人在设计古塔时,在结构上存在着一些缺陷,这是产生塔体倾斜的一个内在原因。二是陕西境内黄土的湿陷性,遇水便导致塔基下沉,塔身发生倾斜。三是地震等地质灾害,导致古塔倾斜甚至倒塌。

    大雁塔历经了一千多年的风雨,其塔身也不断倾斜且程度一次次加深。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测定,大雁塔塔身向西偏北方向倾斜了198毫米;1941年,再次测定已倾斜了413毫米;1964年测定出倾斜873毫米,1983年测定出倾斜998毫米,同时发现塔身及其周围地面每年下沉70至80毫米。1985年到1996年,塔身平均每年以1毫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倾斜。到1996年,塔身倾斜度已达到最大程度的1010.5毫米。

    虽说塔身倾斜不可避免,但大雁塔的倾斜为何如此严重,大雁塔的倾斜问题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自1982年开始,文物保护管理部门就组织专家进行研究,经过多年的数据分析和研究,专家组发现大雁塔倾斜的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是古塔自身因素,如材料、结构、整体性差,历史原因对其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以及排水、防水方面存在问题;其次是古塔周围过量采掘地下水,引起承压水位大幅下降和地面不均匀沉降,从而造成倾斜;第三是大雁塔正好位于关中地质大断裂带边缘,而且是其西北方向漏斗形的下沉结构边缘,这个地质结构本身就无法保证大雁塔塔身的稳定性。如果再遇到地质运动或人为破坏塔身地基的活动,大雁塔向西北倾斜就成为一种必然的结果。

    其中因过度开采地下水而造成的大雁塔地基不均匀下沉,加速了大雁塔的倾斜下沉,这一人为因素,引起了人们的警示。

    八水绕长安的丰富水源,曾造就了13朝古都的辉煌。但在上世纪90年代前期,“八水”逐渐无法满足西安城市生活用水需求,八成以上的工、农业用水都靠抽采地下水。常年严重超采,使得西安城区承压水位急剧降低,形成了面积200多平方公里的地下水下降漏斗区,较严重的南郊小寨、大雁塔一带,地下水位已降至100米以下。地下水漏斗区最大的危害是导致地面沉降,从而引起建筑物破坏和城市沉陷。

    大雁塔逐渐“归正”监测状态平稳

    如何“扶正”大雁塔,成为全市人民热切关注的问题,基于对大雁塔倾斜原因的分析,西安市政府对大雁塔周边400多口自备井实施封井措施,加大了地下水回灌力度,将地表水注入地下含水层,以增加地下水储量。同时,对周围环境进行彻底整治,改铺供水管道,改造完善了塔基座防渗、排水工程和塔顶的防渗工程。2000年,大雁塔保管所还对大雁塔塔顶、塔檐、塔座进行了专业的防渗处理,以减少水对塔的侵蚀。同时,在大雁塔的南北两侧打了两口探测井监测地下水位,每月观测一次,掌握水位变化,并与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合作,每年4月和10月对大雁塔周围地面沉降情况进行监测,并对大雁塔振动情况24小时进行监测,确保大雁塔安全。

    从1997年开始,已倾斜278年的大雁塔的倾斜问题得到遏制,大雁塔塔身停止倾斜,并开始缓慢地“回弹复位”。2006年,国家测绘局测绘报告显示,大雁塔已经向倾斜的相反方向“回位”了9.4毫米,平均每年“回位”1毫米,并且“总体倾斜量相对稳定,且回弹趋势未变”。而大雁塔保管所有关负责人也表示,“由于对大雁塔周围环境进行了治理,周围的地质条件已经逐渐变好,塔周围的沉降有所减缓。通过这几年的监测,大雁塔现在的状态很平稳。

    今年6月,文化遗产日当天,西安市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正式揭牌,为了更好地监测和管理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这5处遗产点而专门成立的“西安市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在成立后将包括大雁塔等这5处遗产点的古建筑沉降问题、古遗址保护现状、气候变化以及人为建设等因素引起的变化进行实时监控,并每年编写监测报告,为保护大雁塔等文化遗产做好数据记录和日常管理。

进入论坛 字体设置 大 中 小 来源:陕西日报    编辑: 王瑜 西部网内容微首页 网站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