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点击》:2.5天假期,倡导理性休假新模式

01.09.2015  16:14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广播评论《今日点击》)前不久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其中规定: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优化调整夏季作息安排,为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国家出台这样一个意见的背景是什么?这种休假模式会给大家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您觉得2.5天假期能惠及大多数的上班族族吗?如果这种休假模式能贯彻您会有什么计划呢?

    如何理解国家关于两天半的作息安排倡议?现有的休假模式还有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为了达到“劳逸结合、高效工作”的目标,人们期待哪些调整和改变呢?接下来的《观点面对面》环节我将听听专家的思考,也期待您的高见。

    主持人:好,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今天做客直播室的嘉宾,陕西省社科院政治与法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薛金惠,长安大学旅游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丁华。

    前段时间,大家对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提议周末“两天半”作息安排这件个事议论纷纷,从“意见”中看,国家给予支持,但不会强制,也就是有条件的单位可优化调整夏季作息,让职工将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外出度假。先问问直播室的嘉宾薛老师,您对这样“弹性作息安排”怎么看?在现行休假制度下,又出现这样的调休方式,您认为原因有哪些?

    薛老师:我觉得,这肯定是件好事。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都很快,压力也很大,多一点休息时间真的挺宝贵的,可以让人充分得到休息放松,然后再投入到下一周的工作中去。

    这样的调休方式,第一,它是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国家越来越重视鼓励旅游休闲等消费来带动经济增长的产物。旅游既需要钱也需要时间,作为促进旅游休闲消费的关键一环,推进带薪休假的落实以及弹性休假方式也成为应有之义。

    第二,它是缓解旅游资源供需不足矛盾的举措。目前,旅游扎堆现象比较明显。每逢节假日,到处人满为患,极大影响了人们的出游热情,同时,淡旺季的产生也使资源闲置,两天半的小短假,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个问题。

    第三,这种调休方式是对目前人们多元化调休需求的满足。它首次以国办文件的方式优化调整休假安排,主要是为了解决集中放假带来的拥堵问题,以及休假后的加班问题。当前我们实行的休假安排,主要是以“倒休”拼凑出来的小长假,这种方式的负面效果就是需要连带多天工作,从长远看,应减少这样的放假安排,让居民自己安排假期,满足人们个性化需求。

    主持人:面对这样的休假方式我们的听众也很有感受,来听听众的发来的观点。

    听众:两天半的假期,如果全年都能实行的话,那简直是太美了。你想啊,十一,春节七天长假,都哪旅游人都多。每周两天半,时间也不短,交通又发达,到周边去玩一玩,放松放松,再回来工作,劳逸结合,两全其美。关键是好政策怎样执行,各地得有细则啊!真心盼望两天半假期早点到来。”

    主持人:这位听众的观点也说出了现在大多数人的想法,假期增多自然对周末的出行带来更多从容,但是是否能真正实行也看每个单位的情况。从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调休的《意见》中,我们注意到几个关键点:一个是“鼓励”,一个是“夏季”,还有一个就是“有条件”,这给如何调休也限定了可的执行时间和范围,另外也规定了调休不能缩短法定工作时间。薛老师,为什么会有这些限定?另外,“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可以执行,有无休假条件这个由谁来确定?它和我们既有的法定假期到底有什么区别?

    薛老师:首先,《意见》中对两天半的小短假,有个界定,是“鼓励”而非强制和统一;是“夏季”而非“全年”;“有条件”的单位而不是全部,说明这些政策惠及的群体和人数是有一定范围的。

    其次,两天半短假的调休方式,它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一方面,它是对目前实行的“小长假”假期安排的有效补充。另一方面,两天半的调休方式对旅游业具有刺激带动作用。虽然小短假无法满足人们中远程的旅游和休闲需求,但是它对于短途旅游的意义非常大,将会带动城市周边游。最后,它对于改变国人生活方式、消费习惯以及更加关注带薪休假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再次,有无休假条件,这个不是全国一刀切的,而是各地各单位在严格遵守相关法律和不影响正常生产活动的前提下,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愿执行。

    主持人:假期的增加给选择周末短途出行的人们带来了更多宽裕时间,它的推广会给旅游业带来哪些影响?对此我们特别连线了长安大学旅游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丁华教授,来听听她的意见。丁老师您好,您认为夏季两天半的弹性休假方式对旅游经济发展有哪些促进或者说影响呢?您个人认为两天半假期能否在大多数单位、企业中推行开呢?现有的假期福利如何为旅游经济助力,您有哪些思考?

    丁老师:国家出台这个文件是有它的宏观战略考虑的,也确实是落实国民休闲纲要非常重要的一个举措。从时间上来讲,两天半的弹性休息方式,实际上国家主要是要平衡一些节假日的集中出游,所带来的旅游井喷现象,主要是平衡时间上的矛盾。

    我想这个推广可能需要一个过程,首先需要一个前期的意识,另外在推行过程当中可能需要一个分阶段实施的步骤,所以我认为不管是单位还是个人都得一个过程。

    这个两天半的假期推行以后,我个人认为,在出游的时间上会有更大的灵活性,在将来应该也会逐步缓解旅游景区承载力过大,或者某些景点集中负荷的问题。

    主持人:小长假的拥堵让人们对夏季可以增加休假时间的调休方式很是期待,但两天半假期是否能真正实现是不少人所关注的,我们的热心听众也有这样的疑惑,一起来听听这位听众的说法。

    听众:两天半,员工肯定高兴,可是很多老板恐怕就高兴不起来。周五下午休假,很多人早上恐怕都没心思工作了。哪个老板愿意聘用这样的员工?所以,我觉得,这事今后要推广开来,难!

    主持人:就像刚才这位听众就觉得这只是个美好的建议,实施起来不太可能,薛老师,您对此怎么看呢?您认为这个弹性休假到底该如何休?

    薛老师:推行“两天半”弹性作息,国家考虑到不同行业发展水平不一样,并没一开始就强行一刀切,而是各单位在遵循法律规定的前提下灵活选择。但国家是鼓励和支持,也表明国家在推行中会吸收各方面的意见和作法,进一步完善,为更高层次的政策出台作准备。所以劳动者休息时间的延长在将来是一个趋势。

    实行弹性作息需要遵循法律规定每周40小时工作时间的前提。在这个前提之下,将周五下午的工作时间提前安排到其他工作日中,使周五下午腾出来与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而不是缩短每周法定工作时间、周五下午直接安排放假。

    我想,情况可能是这样,国务院出台的这项政策明确说明是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实行,说白了只是表达了一种引导性的态度,有关地方和单位愿不愿意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完全由自己决定。而所谓“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说白了主要是各级各地的机关事业单位,其他单位特别是大量的私营企业,有的连法定双休日和带薪休假规定都不能严格执行,小短假更是无处谈起。所以说,这项政策的实施难度也是很大的。

    主持人:两天半的短假引发人们关注的同时,落实带薪休假制度也再一次被关注,听众就认为与其关注不大可能实现的两天半短假,还不如让现有的法定的休假制度更好执行,特别是带薪休假,来听听这位听众怎么说的。

    听众:我们单位连双休都没法保证,哪里还敢奢望两天半?我看还是别自作多情了!与其费尽周折地多休半天,还不如保障双休日和法定假期的落实,如果不能合理落实带薪休假,“规定”的休假时间再长也没有用。

    主持人:这位听众的意见很有代表性,目前,我们的法定假期还不能够很好的执行。有调查显示,50% 多的人没有享受到带薪年假。那,薛老师给我们简单分析一下,现在带薪休假落不实原因何在?

    薛老师:带薪休假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根据人社部调查显示,目前带薪休假的落实率仅有50%左右,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除部分国家机关、国有单位落实较好外,民营企业普遍面临休假难。

    为什么带薪休假难落实呢?一是企业的原因。员工休假不仅客观上会增加企业用工成本,还可能对企业生产流程造成一定影响,影响企业利益。二是员工个人的原因。职工因个人谋生需要或害怕失去工作,往往也不敢主动维护自己的休假权益。三是劳动执法监督和处罚力度不够。带薪休假制度虽然已经以法律形式确立,但缺乏实施细则,尤其是对不执行企业缺乏明确的惩罚规定。

    主持人:对于带薪休假,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意见》中也有强调,“制定带薪休假实施细则或计划,抓好落实,在稳定全国统一的既有节假日前提下,可将带薪休假与本地传统节日结合,错峰休假。”从国务院办公厅新出台的《意见》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些讯息?薛老师。

    薛老师:第一,要严格落实带薪休假。今年以来,官方已至少五次公开强调落实带薪休假。目前,已经有北京、湖南、甘肃兰州、黑龙江哈尔滨等多地先后出台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休假的实施细则。

    第二,国办《意见》中明确鼓励错峰休假。首先要合理安排和调整休假制度,要在保证国庆、元旦等传统重要假期基础上,结合南北方、少数民族特色,适当调整假日品种。比如在宁夏、新疆、西藏、广西等地,当地民众在开斋节、古尔邦节、藏历新年、壮族三月三等民族传统节日放长假;其次是在带薪休假制度相对完善的前提下,可拆分现有的长假,分解成多个与民族节日相契合的“小长假”。体现出四季交错效应,逐步改变旅游景点过度拥挤状况,满足劳动者真正的休假需求。

    主持人:现行休假制度如何更好落实,让老百姓更好享受假期,真正提高幸福指数,薛老师,您有哪些思考和建议?

    薛老师:我想,对于带薪休假的问题,首先,劳动者要提高维权意识。休息权是劳动者的一项基本权利,我国宪法和相关法律都有明确规定予以保障。其次,应尽快从全国范围出台落实带薪休假的相关细则,并进一步加大劳动监察部门主动监督和追责力度,提高违法者的违法成本,严格追究不执行带薪年休假制度用人单位的违法责任,以不断提高带薪休假的落实率。

    劳动者充分的休息和调整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可以说,试水两天半的弹性休息是一个具有长远意义的制度安排,而为了使广大上班族的假日不陷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窘境,政府一定要加强监督,消费者更要有这方面的权利意识,希望国人能在休假制度日益合理化的调整中高效工作,尽情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