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打造科技成果精准对接新模式

18.07.2019  01:52

  天津市为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从供给侧、需求侧、精准对接、政策保障等多方面同步发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取得良好效果。
  一是打造区域全覆盖的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
  建立市、区(园区)、重点机构“核心节点+区域分节点+专业分节点”三级有机融合的“1+N”技术转移网络。建立以天津市科技成果展示交易运营中心作为核心节点,自创区“一区二十一园”为重点,科研机构、行业协会以及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建设专业分节点的技术转移网络,为各类创新需求提供协同服务。目前平台已汇集科技成果1万余项,技术专家近2000人,科研机构174家,技术转移机构120家、技术经理人547人。
  二是创新模式实现科技成果对接精准化
  开展“科技成果俏津门”活动,由专业机构针对优势产业高质量科技成果筛选鉴别难等痛点,对被推介技术的成熟度、创新度和先进度进行标准化评价,作为对接方参考,促进高水平科技成果与需求企业的精准对接。破解创新资源难聚集、企业需求难挖掘、供需信息不对称、服务资源难协同等成果转化难题,助力科技型企业通过开放式创新获得技术突破和产业转型升级。
  三是打造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培养“技术中介
  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培育市场化、社会化和专业化的科技成果转化队伍。开展科技评估师、创新工程师、技术经理人和技术合同登记员培训,解决成果供给侧高质量科技成果筛选鉴别难、精准挖掘企业技术需求和解决技术等难题,为成果转移转化、技术市场税收政策及登记实务、技术合同及知识产权等方面提供专业服务,促进技术市场发展,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四是开展国际技术转移,增加高质量科技成果供给
  充分利用国际科技创新资源,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天津市重点发展领域,支持32家高校、科研机构等在天津市建设中外联合研究中心, 26家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布局海外技术推广机构。充分发挥科技外交官技术转移服务平台、“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联盟等各类平台作用,拓展跨国合作网络,推动与海外创新主体实现“平台共建、资源共用、成果共享”的深层次交流活动。   
  五是科技金融结合,为科技成果转化赋能
  发挥金融资本的助推作用,整合科技金融资源,引导社会性投资基金、商业银行等金融资本聚焦高新技术成果,开展以“进企业、进园区、进院所”为主题的科技金融大讲堂系列活动。开展不同形式的专题路演对接,推动优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目前已开展路演对接70多场,服务企业和机构1300余人,发布融资需求40多亿元,成功对接120多项,融资金额近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