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猴年春晚 西安分会场进入“准直播”

31.01.2016  10:15

  央视春晚正在紧锣密鼓的彩排中,西安分会场也不例外,从本月17日开始,这里的排练也已经拉开了序幕。昨晚6时许,西安分会场与央视连线,主持人朱迅穿着厚厚的羽绒服也来到现场与工作人员一起筹备节目。现场导演表示,目前四大分会场已经进入了“准直播”状态,全体演职人员都进入了紧张的工作状态,就等着除夕晚上的精彩亮相了。

  13个演出团体 南门瓮城日夜彩排

  1996年,西安成为央视春晚分会场,实现和上海、北京三地同时直播。十几年过去了,这一次我们准备了什么精彩节目奉献给全国观众呢?昨日下午,记者穿过御道广场和长长的吊桥,走进已被封闭数日的南门瓮城。看到这里不仅被布置成一个硕大的舞台,周围的城墙上也装点好了火红的灯笼和璀璨的花灯,烘托出红红火火的喜庆气氛。

  瓮城正中,是一个超大的移动舞台。据了解,除夕晚上,西安分会场最为重量级的节目,都将在这个移动舞台上呈现。而在箭楼的一侧、瓮城城墙的西南角还布置着一个重要的机位,当天也会从这里拍摄多个重要场景。

  据悉,参加此次央视春晚西安分会场的陕西演出团队共13个,他们分别是户县留南鼓舞艺术团、户县陈利鼓舞艺术团、榆林市民间艺术研究院、韩城民间艺术团、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舞蹈系、西安音乐学院、西安体育学院、城墙艺术团、陕西小天鹅艺术团、西安市群众艺术馆、华清池长恨歌艺术团、大唐芙蓉园艺术团,上场演员960人,全体演职人员过千人。

  配合北京彩排时间,西安分会场每次排练时间都比较晚。晚上7点,演员都已经上妆。由于降温天气,近千名演职人员天天驻扎在这个四四方方的大舞台周边,夜以继日的训练、彩排,为的就是展示好咱陕西的崭新形象。

  陕北老腰鼓舞出新时尚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批穿的很少的演员,他们是榆林市民间艺术研究院的腰鼓队。60多名平均年龄24岁的陕北小伙子要穿着白色绸衫和裤子上场,头缠白羊肚手巾,神气活现的表演榆林老腰鼓。带队的榆林市民间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燕小军告诉记者,榆林老腰鼓可以说是安塞腰鼓的鼻祖,既有其粗犷彪悍、矫健有力的特色,也有自身韵味古朴、唯美大气的特点。“榆林老腰鼓的动作更精巧、更复杂,主要包括6套共48个动作,其中的大缠腰、小缠腰、十字梅花、返身转等等都很精彩。”燕小军表示,榆林老腰鼓虽然古老,但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蕴含着无穷的魅力。“我们这次在服饰上也做了很多创新,融入了陕北剪纸的元素。演员们头上的白羊肚手巾也进行了改动,让演员看上去更威武更神气。”说到这里燕小军信心十足,“陕北古老的民间艺术也可以引领新时尚。”记者夏明勤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