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既保守又“政治正确”

05.03.2016  12:37

  今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有点像被掐着脖子办出来的。

  先看得奖结果,基本上没太大意外。莱昂纳多、布丽拉森、艾莉西亚薇坎德3人都是呼声最高得主,即使赢得有点惊险的马克劳伦斯,虽然赛前看好度输给席维斯史特龙,但这位英国奥斯卡最佳男配角亦不算真的爆冷。

  最有趣的变化发生在影片、导演两大奖,即使“疯狂麦斯:愤怒道”袭卷6座小金人,包括经常被视为“最佳影片指标”的剪辑奖,依旧无法最后达阵,毕竟它被视为是部商业动作片,似乎还是难突破影艺学院会员心中那坚不可催且保守的类型高墙(如动作片、科幻片都很难获最佳影片)。

  墨西哥导演伊纳利图继1949、50年约瑟曼基威兹(“三妻艳史”与“彗星美人”)之后,再次写下连两年获导演奖成绩;不过,那两年的影片奖也没能跟着连庄,因此“神鬼猎人”亦不算突破新纪录,最终将最佳影片让给仅得原著剧本奖的“惊爆焦点”。“”片固然出色,但其映照现今媒体生态、批判教会性丑闻的政治正确、议题效应,确实还是远比19世纪的猎人复仇记要来得“入世”许多。

  今年奥斯卡从入围公布后,就笼罩在“名单太白”的种族阴影之下,其实就颁奖人的比例分配,已看得出刻意平衡的作风。没想到主持人克里斯洛克从一起幕就炮火四射、大开玩笑,藉此强调黑人需要的是更多机会,但竞赛比的是实力,不该只执着于杯葛行径,顺道“”了拒绝出席的那些人。只是这个种族议题嚷嚷地有点过了头,整场典礼几乎只剩这单一主题贯穿到底,玩笑开到最后都疲乏了,甚至稀释掉奖励同业的初衷本质,矫枉过正。

  奥斯卡由六千多人票选,比的不单单只是实力,人望、观感、造势等周边因素,缺一不可。所以无论你再不喜欢莱昂纳多,今年就是最多人愿意投票认为他最好;相对而言,也有极动人的时刻,来自87岁、入围6次终凭“八恶人”得奖的意大利配乐大师颜尼欧莫利克奈,当他真情流露、含着泪水,缓步上台致感谢词,台下所有人红着眼起立致敬的场面,其实是累积一生而来的成就与荣耀,一切似乎又那样地诚挚踏实。

  奖永远不是真理,但总有它存在的正面意义,或许如此看待所有电影奖结果,才是最能坦然释怀的态度吧!(摘编自台湾联合报 作者:涂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