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提案:建议严肃处理车检涨价

25.01.2016  22:49

  政协委员提案:车检涨价岂能“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2015年12月,媒体持续报道了陕西32家机动车检测站提前串通,集体涨价,形成价格垄断。该系列报道引起了正在召开的省两会代表、委员们的关注,有委员说,此种做法无疑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建议彻查并杜绝今后再发生此类事件。

  省政协委员陈若星向大会提交了提案,建议严惩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垄断涨价行为,除了重罚外,还要加强对行业协会的监督管理。

   回顾:陕西32家车检机构联合串通涨价

  2015年12月,西安部分车检机构联合串通,约定小车检测费从原本的180元上涨到380元以上,此事经过华商报持续报道后,引起了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关注,并派人来陕督办。

  经过调查发现,此2015年11月25日,陕西省机动车检测协会西安分会与各检测站签署了《履约保证金的缴纳、管理办法》:各检测站缴纳10万元履约保证金,约定12月涨价,次涨价是由陕西省机动车辆检测协会西安分会组织,其中涉及西安27家、商洛3家、杨凌2家机动车检测企业间进行价格协商、串通涨价、达成并实施价格垄断协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规定,这32家机动车检测企业涉嫌达成并实施横向垄断协议。

  华商报记者梳理相关法律法规发现,机动车检测在现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有明确规定,属于强制进行,而该领域的价格由政府定价,省物价放开该价格,就属于违法,省物价局明确承认车检价格市场化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但同时认为道路交通安全法已过时,应被修改。

  目前,国家发改委已经派员到陕进行督办。据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价格法》及《反价格垄断规定》和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对反价格垄断案件查处的相关要求,对这些企业的处罚额度是以立案当日起向前推一年时间,处以营业总额度的1%-10%罚款。目前,此事件到底如何处理,省物价局下放车检价格是否违法,是否对此事件负有监管责任,目前处理结果还未对外公布。

   声音:这种行为是“欺压百姓” 人民不是“印钞机

  昨日,华商报记者采访多名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不少代表委员对此事感到十分气愤,认为这种行为是“欺压百姓”,人民不是“印钞机”,建议政府部门对这种行为应该严惩。

  省人大代表靳喜凤说,对于这种牵涉到定价的行为,因为与百姓密切相关,一定要慎之又慎,政府部门要经过充分调研,要控制好定价,不能随便随意涨价。

  省人大代表颜明说,这种垄断行为就是“欺压百姓”的一种行为,一定要严厉打击,他认为,目前的车检不少是为了收费而车检,有的就是走程序,失去了车检的意义。他认为,当前汽车产品质量不断提升,车检是为了车主自身的安全,所以私家车车主都十分注重保养,也十分注重安全,注重对自己负责。车辆有问题了,车主自己就会主动去检验,车检已经失去了意义,建议取消车检。

  省人大代表穆兰说,国家发改委关于价格改革的目的,就是简政放权,打破行业垄断。本来是好事,但西安却出现这种检测机构串通涨价,形成了价格垄断,不但没有打破行业价格垄断,翻个形成了新一轮的价格垄断,陕西全省有600多万辆机动车,车检涨价关乎600万车主的切身利益,这种行为应该引起政府有关部门足够重视。她认为,这种与百姓密切相关,而且是强迫性的车检,应该由政府定价更为合适。

   委员提案:价格调整应听证 协会私自涨价应取缔

  针对车检涨价的行为,省政协委员陈若星就此事向大会提交了提案,建议政府部门对此事严肃处理,并加强行业监管避免再有类似事件发生,以儆效尤。目前,该提案已经立案。

  陈若星说,车检是每个有车族必须强制进行的检测,目前车辆这么普遍,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每个车主都会遇到车检这样的事儿,车检的费用经过协会、几十家车检机构一商量就涨价了,车主根本没有申辩的权利和机会,对车主来说无疑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她认为,这种苗头一定要控制好,避免其他行业会效仿,政府部门对这种行为一定要严厉处理。对于该事件中行业分会私下约定就随意涨价,这种行为十分可怕,她认为对于像车检协会这样,担负着收费功能的协会,价格变化应该举行听证,不能由协会自己私下协商即可。政府部门应该加强监管,避免出现行业垄断,对于像这种涉及公共利益的行业协会,如果发生有损群主利益,故意形成垄断价格的,也可以取消该行业协会,重新组建新的行业协会,也可突破“一个行业一个协会”的限制,引起竞争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