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渐行渐近

24.09.2015  13:17

  很多夫妻在婚后才发现,相爱容易相处难,两人之间没有共同的话题,很容易在大眼瞪小眼,话不投机半句多的状况下,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的变成冤家,要不分道扬镳走上离异之途,要不就相敬如“”的混到老死,美其名是变成“家人”,其实同床异梦,各自折磨而已。

  相爱的二人在结婚以后名正言顺的住在一起,面对生活习惯不相同的大考验。放衣服、睡觉、挤牙膏、吃饭的样子,家里谁要清理,住在一起其实压力非常大,容易原形毕露,也就是说,很多的“自己”都被看见,也能毫无修饰的看到对方。

  诚然,有人会说结婚以后,当然也可以有各自拥有独立的自我,只要自己的喜好不影响对方,何需凡事都要挤在一起呢?

  其实婚后的夫妻关系,就像原本靠紧在一起的小船,好不容易靠近以后,却不小心愈走愈分开。因为他们各自有自己的事业、工作环境,经过一些疏离,慢慢就不太一起活动,“婚姻的杀手”悄悄的潜入,却浑然不知,当然彼此就渐行渐远,冷漠的很难亲密了。

  所以,如何培养夫妻共同的休闲活动,让生活有更多的话题和熏陶,值得每对夫妻好好探讨与研究了。

  继续约会 感情加温

  夫妻生活很现实的必须面对柴米油盐、孩子的教育、家庭经济等问题,这些都是责无旁贷,躲也躲不了的固定课题。

  责任的分担若是没有共识,就很可能被这些“俗务”给牵制住。不得脱困的结果,就是脸上失去笑容,彼此嫌弃的争吵,几乎忘记当初相爱的初衷,就算是两个心地善良的两人,也遗忘过去所有的甜蜜了。

  所以,就算工作再忙,属于两人的约会时间绝对是必要的,甩开没有变化的繁重家务杂事,小夫妻就算一起吃个饭、看场电影,甚至去汽车旅馆享受两人世界,都能让彼此的心,保有青春热恋的温度,适度的放松让一成不变的生活,多了一些期待和刺激。

  休闲包括各种方式,可以一起去近郊赏鸟、看场电影,或是国外旅行,就是跳脱原来的生活。

  即使两小时也好,去做一件两个人都开心的事。事先的协调和沟通当然是必要的。不然一个人去看球赛,兴奋得要命,另外一个人觉得倒霉死了,还要来一起晒太阳,那就没办法。其实,就算出去牵手散散步,回家后,感觉精神就是不一样。

  拥有共同宗教信仰 同年家庭互相支持

  两人没有共同兴趣,会对婚姻造成危机,两人之间关系变得愈来愈淡漠,因为两人没有彼此维系,中间的空隙、空虚感会愈来愈大。

  如果有共同的信仰支持,一起参与信仰的活动,不仅在心灵上能互相保守,也会因此结交共同的朋友。在信仰的路上,二个人的力量大过一个人,一个家庭的力量大过一对夫妻,一个团体的力量就更是无穷大了。

  很多人担心婚姻会有外遇的破坏,殊不知虔诚的宗教信仰,往往可以带来更多的安定力量,一群信仰相同的“朋友”,之间的互相支持砥砺,好的东西就会被放大,坏的东西当然也就很难在众目睽睽之下苟延残喘了。

  有共同的家庭朋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年纪相仿,会在同一个人生阶段,有着相同的际遇,例如小孩还小的阶段,就是在有子万事足,或是睡眠不足的阶段,彼此之间就可以分享,创造出一种亲密感。

  和朋友之间的“分享”,肯定好过“夫妻之间的彼此叫嚣”。同年龄的朋友,一起讨论育儿经,或许孩子还一起上幼儿园,是要上外语、双语、母语,是要选择地点近,还是要接送?这些东西都会在同年的夫妻朋友之间互相讨论,也互相传承。

  其实,每个家庭面对的柴米油盐都是类似的,当然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彼此愿意说出来,就会发现很多看似很能逼死人的严重问题,都可以四两拨千斤,退一步就海阔天空了呢!

  夫妻要培养彼此共同休闲活动,双方要有一方牺牲一点,因为没有两个人是一模一样的,多少要有将就别人的地方。

  当两人之间已经没有共同视线的时候,就很难紧密在一起。不管怎样,要想尽办法找出双方共同兴趣、聊天方法,一定要有一段时间彼此在一起。凡事都要想办法,不要说没办法,不管是从运动、休闲、艺术、美术、甚至是工作,创造双方共同话题。

  创造共同时间和空间,两人发生共同的经验,才能产生亲密感。试着当一对婚后渐行渐近的老夫老妻,一起努力婚姻关系的经营,一起幸福的慢慢变老,才不枉此生的相遇相恋了。(摘编自美国《国际日报》 作者:杜若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