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婺剧《白蛇传 断桥》到粤剧《白蛇传·情》看传统戏剧的现代传播

03.11.2021  11:54

  (西安市艺术研究所 王婷)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于10月9日晚在湖北省武汉市琴台大剧院开幕,该项活动创办于1988年,每两年举办一次。本届共有29台参演剧目和2台邀请剧目参加展演。

  每次来观摩戏剧节都能观赏到在本地难有机会欣赏到的地方戏,尤其在我们西北地区,本身就有很多优秀古老的地方戏,近些年由于历史的变革很多地方戏也都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剧种,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视听艺术的多元化,戏曲好像已经成了极少数人还在欣赏的舞台表演形式。所以当中国戏剧节也是在全国重要文艺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环,是一个宣传全国各地地方戏的非常好的平台。

  戏剧节持续二十多天,我们此次有幸在武汉停留了五天时间,观看了其中的五部优秀剧目,其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楼胜专场的三场折子戏:《临江会》、《断桥》、《火烧子都》。这是我第一次亲身在现场观看婺剧表演,也是第一次现场看到以第一名成绩获得梅花奖的婺剧演员楼胜。被称为“婺剧王子”的楼胜在三场折子戏中的不间断表演真的让台下观众连连叫好,掌声滔滔不断。在台下的我一时间感觉仿佛时空错乱,自己置身于中国历史上戏曲最红火的时代。

  《白蛇传》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国神话故事,讲述的是白蛇修仙有成,为了报恩化为人身来到人间,以身相许报答书生许仙的故事。在我们眼里许仙就是一个文弱大夫,并且是有点懦弱没有担当的人,凡事都是白娘子先出面,许仙总是躲在背后。但是这次楼胜的《白娘子·断桥》一折中,许仙虽然依旧文弱,却也是有“功夫”在身。

  许仙的扮演者楼胜一出场就表演了“十三跌”“逃难步”“踢鞋穿鞋”等婺剧绝活,把小青持剑追杀的紧张气氛,以及许仙这一不会武功的凡人形象演活了,那种一刻也不能停下来的逃跑,在翻跟头中让观众感受到了弱势在遇到强敌逃跑的困难重重,受到惊吓的许仙盘跪在地,身体颤抖,想到去断桥亭藏身,起身就跑,连跑的步伐都不对了,两脚一前一后同时点地跑步,听到小青叫他的名字,一个滑步全身腾空而起背部平行靠地而倒。一下子就把观众的观赏气氛拉倒了顶峰,白娘子、青儿在舞台上就是两条娇美的白蛇、青蛇,她们台步轻盈细碎配合着上肢的扭动加上头部的左右摆动,非常近似蛇形,犹如蛇行水面,飘飘欲仙,加上优美的舞姿,使人感到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形象上非常贴合扮演的人物角色,加上我们听到了白娘子与青儿之间的对话、唱词,可以充分感受到性格完全不一样的两个鲜明舞台人物形象,小青活泼且爱憎分明、做事冲动,白娘子的委屈、不解之情、对许仙的纠结、处处都护着许仙的爱夫之情。这一段中主要的武打戏舞台上都交给了小青,三位演员在舞台上,小青在追赶许仙时,杀气腾腾,一旦停住,就来个“三窜头”,即把头突然窜抖三下,好似蛇寻找猎物时凶悍而敏捷的形态,小青要手刃许仙,白娘子处处阻挡,许仙各种躲闪,浑身上下都是戏,许仙的手抖,眼球的转动表现出的惧怕,白娘子的处处袒护中还要一边唱出自己的委屈,一边唱劝小青手下留情,一边唱问许仙为何不信任自己而听信法海。这一段中许仙没有太多的唱词,但是跟小青的武打戏让一个柔弱书生也演出了武打绝活,尤其是那一个身体腾空直接落地,让台下观众又一次的响起热烈的掌声。

  三位婺剧演员陈丽俐、杨霞云、楼胜的默契合作,让我们台下的观众再一次感受到了传统戏曲之美、传统绝活之震撼。人们都说婺剧擅长“文戏武做”,最经典的“婺剧十三跌”,这次我有幸在现场看到了,真正的感受到了什么是软毯子功。楼胜的武功功底确实扎实,《白娘子·断桥》也不愧被誉为“天下第一桥”。

  婺剧,俗称金华戏,含六种声腔,依次是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和时调。婺剧传统剧目和唱调音乐十分丰富,剧目有500多本,曲牌数以千计,被专家学者誉为“明清戏曲文化博物馆”。六种声腔,多姿多彩,主奏乐器也各不相同,尤以乱弹,因具有风格独特的支声复调音乐而著称。

  在三场折子戏中,每一场中间会有一段不是折子戏的表演,其中有一段音乐表演艺术家的徽胡表演,是徽剧、婺剧戏曲里面常用的民乐乐器之一,这一个穿插乐器演出,可以让台下观众了解婺剧的表演乐器,也能让台上的演员有充分的时间去换装,还有一首以笛子演奏的婺剧音乐《三五七》。这首音乐是赵松庭于1957年根据浙江婺剧乱弹改编的同名笛子独奏曲。两段表演分别穿插在三部折子戏的中间,不仅让台下观众可以从更多方面了解婺剧,也为婺剧爱好者欣赏之余,提供了一段情绪与注意力的舒缓空间,使得观众在紧张的剧情之中得到片刻舒缓放松。

  传统戏曲最具魅力、最独特之处,在于从生活中提炼而成的程式化表演与舞台时空形态的虚拟性,符合中国传统审美的写意性。这一点,无论是舞美设计,还是营造人物心理空间的表现手法上,都有所体现。但是由于现代媒介的传播方式,以及西方舞台表演艺术的引入,广大观众审美、消费的变化,造成我们传统戏曲确实在时代的潮流下逐渐没落。但是当我们这一代人努力传播传统地方戏剧时,我们是可以看到效果的。例如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浙江婺剧团)所做的一些努力和尝试。

  在金华市建设婺剧博物馆,并且配合当地幼儿园组织小朋友参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会为孩子们介绍婺剧的历史、代表剧目和婺剧近些年的发展情况,还会给孩子们用儿童能听懂的语言,讲解陈列在博物馆中的婺剧戏服、脸谱、道具、乐器、书籍等,并在参观结束后,安排小朋友们参观婺剧演员的排练,让当地的小朋友了解婺剧、了解金华传统文化。

  同时,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走进浙江科技学院,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为师生们带去婺剧经典折子戏,受到了师生们的喜爱和欢迎,也让大家接受了高雅的艺术洗礼并能了解传统戏曲文化。

  婺剧在全国最高水准的文艺晚会——央视春晚舞台,也有过四次亮相,最近的便是《2021年春节联欢晚会》,由浙江婺剧研究院(浙江婺剧团)陈美兰新剧目创作团队成员杨霞云和楼胜领衔30位优秀青年演员在戏曲节目《盛世百花园》中亮相,为全国人民展示婺剧风采,表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气神。整个节目时长10分13秒,婺剧表演大约为1分20秒,是表演时长最长的剧种。在电视方面,金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拍摄制作了婺剧首部纪录片《婺剧人》。全片共分为三集,每集45分钟,摄制组经历一年的跟踪拍摄,记录了几代婺剧人不平凡的艺术人生。正可谓“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该片充分展现了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婺剧的传承轨迹和代代有新人的蓬勃发展、勇立潮头、敢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在领军人物的培养上,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浙江婺剧团)已经培养了四位梅花奖得主,今年楼胜以得票第一的优异成绩荣登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榜首,浙江电视台6频道《午夜说亮话》栏目亦邀请楼胜带观众一起走进婺剧人的婺剧人生,让更多观众了解演员、了解剧团、了解婺剧。2021年浙江省第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报告中,郑栅洁省长专门提到了要“积极推进文化浙江建设”“振兴越剧、婺剧、昆剧等传统戏剧”。2020年浙江省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公布首批“浙江文化印记”,婺剧名列其中。

  在剧种交流方面,由中国戏剧家协会、浙江文化和旅游厅、金华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金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承办,在明末清初著名戏剧家李渔的故乡金华兰溪县举办的中国(金华)李渔戏剧汇暨全国优秀戏剧剧目展演,至今也已经举办了两届了。该展演活动以婺剧六种声腔为出发点,分别邀请越剧、豫剧、秦腔、吉剧、楚剧、话剧、河北梆子、黄梅戏、越剧、高甲戏和婺剧等十一部剧中的十几台经典剧目汇聚金华参与展演。同时欣赏婺剧六种声腔丰富多彩的不同演绎,使不同地方特色的戏曲表现形式得以交流和推广,助推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在培养人才方面,中国(金华)李渔戏剧汇重要活动“婺星争辉”婺剧青年演员挑战赛,有全省七个专业婺剧院团128名青年演员参加。经过分级赛、投票反转、摘星大战三轮比赛选出3名“婺剧之星”,5名“婺剧新秀”。

  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浙江婺剧团守正创新,带领团队在现在不少传统地方剧种活力不足、剧种减少、人才断档、市场萎缩的情况下,浙婺的舞台却越来越大。金华市人民政府发文,给予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集体二等功一次。

  讲到《白蛇传》,又不得不提粤剧。

  今年夏天,一部传统地方戏粤剧电影《白蛇传·情》在广大网友的点评下,居然得到了豆瓣评分8.1的高分,甚至被誉为为广东粤剧界最高殿堂级的力作。

  这部电影是首部4K全景声粤剧电影。电影中绝美的山水风景以中国水墨画配合现代科技方式展现,将观众带入了耳熟能详的白娘子与许仙的奇幻世界,使得电影中的人物更加能够与现代观众共情共性,更能够让电影观众全身心沉浸在这一经典爱情故事中。粤剧唱词与现代特效技术的完美结合,像“水漫金山”一场传统戏剧舞台上多用抽象的表现手法,而电影中就可以结合特效技术让场面更加激烈。粤剧的词和曲为了适应市场作了相应的简化,从没接触过粤剧的观众也可以毫无障碍地观看,让观众更加容易体会到传统地方戏曲美的一面。

  最难能可贵的是,戏曲与电影的结合十分惊艳,唯美的视觉效果,丰富的戏剧表达,打破了语言的隔阂,让粤剧的粉丝不再局限于粤语人群和戏迷,不少爱好电影的观众也开始了解粤剧爱上粤剧。在这2小时的国粹体验中,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做出了极具价值的尝试。既保留了粤剧传统基因,又致力于与当代大众审美的对接,能吸引更多年轻观众关注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广东粤剧院院长曾小敏说:“粤剧的发展需要探索,需要实践,一个是创作内容产业化;另外一个是新媒体推广产业化;第三个粤剧普及教育产业化。”随着电影的上映以及观众们的网络热议,确实让更多人了解了粤剧这一传统地方戏曲。

  《白蛇传·情》此前已荣获多项殊荣,包括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提名、第二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金椰奖“最佳技术奖”、第三届平遥国际电影展类型之窗单元“最受欢迎影片”、第4届加拿大金枫叶国际电影节“最佳戏曲歌舞影片”等国内外大奖,并在第7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VPB单元展映。随着各大电影节上《白蛇传·情》的获奖,我相信粤剧在全球的知名度会得到再一次的提高。

  归根结底,两种不同地方戏曲演绎同一个家喻户晓的中国古典神话故事,不同的曲风,不同的方言,但是却都能让大部分观众所喜爱,这与两个剧团所做出的创新和演员们扎实的基本功以及对角色的揣摩是离不开的。

编辑: 石彬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