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良区13岁“孝亲敬老之星”孟凡的故事

14.10.2015  12:35

    西部网讯(通讯员 魏霄)13岁,本该是在父母怀里撒娇、无忧无虑的年纪,但家住阎良区武屯镇西相村丁段组的孟凡却肩负起了照顾残疾妈妈的重任。年幼的他开始学着做饭、洗衣、打扫房间,他成为了妈妈的“拐杖”,学会了坚强,勇敢地面对生活……

     遭受变故 与妈妈相依为命

    眼前穿着红色短袖的小男孩皮肤黑黑的,鼻子上架着一副小眼镜。在交谈中,他向笔者讲述着记忆中的故事。2002年,小孟凡降生在一个农民家庭,由于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父母都选择了在阎良城区打工,外婆也特意从农村来到城区照顾刚出生的孟凡,一家4口过着简单而又幸福的生活。2008年,母亲因为其父其他原因喝药而在旦夕,家人及时发现把母亲被送到医院抢救了过来。虽然挽回了生命,但因药物过量最终导致身体残疾,双眼失明,生活不能自理。母亲没有挽回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反而更加促进了这个家的支离破碎。

    随着父亲的离开,年幼的孟凡只有和妈妈、外婆艰难地生活着……然而年迈的外婆也因为高血压并发症致使腿脚不太灵便,一家的生活实在令人担忧。2013年3月,外婆因突发脑梗医治无效与世长辞,给这个原本可怜的家庭无疑雪上加霜,剩下娘儿俩相依为命。外婆去世后,由于担心以后的生活,母亲整天以泪洗面,年幼的孟凡不懂得怎么去安慰妈妈,只是在心中默默的念着一句话:“我不能再让妈妈这样下去了,我要让妈妈快乐每一天。

     13岁男娃扛起“一片天

    命运的不测、生活的坎坷并没有压倒这个小男子汉,从此孟凡挑起了照顾母亲的重担。“妈妈,你的指甲长了,我来给你剪剪。”小孟凡娴熟地搀扶着妈妈,坐到了沙发上,两个人没有过多的对话,却配合得十分“默契”。孟凡每天早早起床,给母亲穿衣服、倒夜壶、帮母亲洗脸,在和母亲简单吃过早饭后孟凡打开家里那台收音机才匆匆去上学。中午放学后,当别的同学还在路上嬉笑打闹的时候,他又匆匆赶回家,为母亲和自己做饭;下午放学亦是如此。

    “照顾妈妈我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做饭,那时候觉得好难啊!”孟凡记得他做的第一顿饭是大米稀饭,炒的菜是西红柿炒鸡蛋。由于是第一次做饭,他不会打鸡蛋,以至于在把两个鸡蛋洒在地上后碗里还留下了几个碎蛋壳。接下来切西红柿更是难为了孟凡,由于西红柿比较滑,在切的时候好几次划了孟凡的手,在孟凡疼得发出“哎呦”一声后,母亲问他:“怎么了?是不是刀把手划破了?”孟凡为了不让母亲担心,笑了一声说:“妈,你别担心,我刚才是踢到板凳上了!”当孟凡把含有蛋壳的菜喂到妈妈的嘴里时,母亲含着泪说:“我娃真的长大了,会照顾妈妈了!

     坚持与陪伴 牵着妈妈的手前行

    “每天吃完饭,我都会牵着妈妈在院子里散散步,有时候还会在路边走走,妈妈很喜欢。”孟凡紧紧地牵着妈妈的手,一步一步地在院子里走着,认真地盯着地面,生怕摔着妈妈。去年,孟凡要上初中了,因为学校离家较远需要住校,起初他因放心不下妈妈一度要辍学;在亲戚一再劝说下,并提出由几个亲戚轮换着照顾母亲孟凡才同意去上学。在学校,他无时无刻不担心着妈妈,每周五放学,孟凡总是第一个冲出校门急着回去看望妈妈。周末在家,孟凡总是“换着花样”给母亲做饭,到现在母亲还是最喜欢他做的鸡蛋炒西红柿。几年来,为了让妈妈保持身体清爽,孟凡坚持每周给母亲洗一次澡、剪一次指甲。“照顾妈妈一点都不累,我觉得我越来越能干啦!”孟凡笑着说。

    “平时在家里,我基本不看电视。”13岁的孟凡原本和其他的男孩一样也喜欢看电视;但有一次,孟凡正在看电视时,忘记了搀扶妈妈,妈妈跌倒了,摔了一身伤。从那以后,孟凡就果断“放弃”了电视。

    “我的生活虽然不像别的同学那样轻松,但是我也很快乐,我要照顾妈妈一辈子”,孟凡紧紧地抱着妈妈,眼神充满坚定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