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单写作路

19.12.2014  13:32

  刚过去的周末对于我这么一个卑微的写作者来说,可以说经历了一次奇妙的仪式,这仪式没任何的祷告与繁文缛节,却坚定了我对文学和写作的信仰,也坚强了信心。

  写作路是孤单的,就像孤独地走在登山路上,没人知道你流过多少汗水,没人知道你受过多少次伤,你以为登上山顶,但一山还有一山高,峰峦处处,永远不知道自己的位置,也不知道远处的人看到你没有。这种孤独感,像一副枷锁,一直背负在我的身上。 

  在“创作与批评在此相遇——澳门文学十五年回望”文学研讨会上,评论家对澳门文学创作表示肯定。研讨会组织者先将我们的作品发送给内地评论家阅读,再由他们作针对性的批评。他们言之有物,不少评语都切中要害,阅读作品的能力不是一般评论家可以比拟。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国现代文学馆特聘研究员张莉评论我的小说《绿毡上的囚徒》时,有不少肯定和赞扬,听得我火眼金睛,完全没想到获得著名评论家的青睐,比起获奖还要感到兴奋。她的讲话,以及之后我们短暂的交流,都让我信心倍增,下定决心要争取在内地发表更多作品,拓宽自己的文学路。         

  只是,在兴奋之余,我还是遇到了两件很受伤的事:一是主办莫言论坛的大学接待人员将某大学文学社的学生等同于澳门笔会会员;二是还未见书店将我们的获奖中篇小说以及上个月就出版了的金珮珊《情是真的,只是已隔天涯》摆出来发售。真是又不得不让人气馁。(太皮,文章摘自《澳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