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科技大学材料科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

08.03.2017  12:39
            2017年1月,据美国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陕西科技大学材料科学(Materials Science)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这是该校在国家“双一流”、陕西省“四个一流”建设的大环境下,树立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的理念、坚持培养与引进并举的人才建设思路、发挥政策待遇空间措施作用,从而达到着力加强学科建设工作的成果体现。             ——树立学科建设龙头理念,实施“154”学科建设布局 。学科关系大学的生存和发展,是大学的根基和细胞,学科建设是大学全面建设的核心,创建高水平大学,首先要建设高水平学科。该校毫不动摇的把学科建设作为引领学校发展的龙头,把学科建设融入学校谋划发展、制订政策、部署工作、落实任务的全过程,贯穿到工作的方方面面。在“十二五”期间建立了“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省级优势学科、校级重点学科”三级学科建设体系,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变化,仍然存在综合实力仍显不足、建设层次不清晰等问题,为此,学校牢固树立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的理念,遵循“固优、强特、扶需、重基”八字原则和思路,提出了通过分类分层次建设,以“154”建设布局即1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5个进入国内一流、4个进入省内一流来大力加强学科建设的总体规划。2015年,该校下大力气着手实施专业结构及学院调整,按照学科类别对二级学院、相关专业进行了调整划转,对大量人、财、物等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调整、优化学科布局。调整后更便于形成合力,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坚持培养与引进并举,实现人才对学科的助推 。学科水平提升需要专业的人才,人才特别是高水平人才对学科具有强大助推作用。该校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明确提出坚持“培养与引进并举”的人才队伍建设思路。通过提供培养费、免除教学工作量、保证基本工资甚至给予一次性奖励等举措,来着力培养本校教师队伍之外,又分为学科领军人才、特聘教授、学术骨干人才、青年拔尖人才、高水平博士、博士等6个人才层次,来加强人才引进力度,通过先后印发多项政策文件,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抓手,在科研经费支持、工作生活条件等方面为学科人才提供非常优厚的待遇,吸引人才到校工作。对引进的人才,学校并不急于求成、揠苗助长,而是给予充分的空间和信任,使各层次人才在充足的时间内实现其价值。如高层次人才在5年内实行年度考核与聘期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给予他们充分的施展空间,以此实现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的突破。2016年,该校拿出8000万专项资金引进各类人才152名,包括学科领军人才3人(柔性),特聘教授12人(其中柔性引进3人),学术骨干18人。相信在未来几年,人才对学科的助推效应会逐步显现。

陕西科技大学校长姚书志(右)与加拿大工程院院士、中国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和“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倪永浩(左)签署合作协议

——设立院士工作室,搭建学科发展平台 。2016年,该校先后设立了“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吴清平院士工作室”“轻工技术与工程学科倪永浩(加拿大)院士工作室”两个院士工作室,结合协同创新中心、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等平台,共同为学校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及产业化开发等方面发挥高端引领作用,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更好地促进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发展。学校筑巢引凤、建设学科的决心和诚意也打动了很多学者,愿意通过学科平台进行合作。如该校引进的首位特聘教授周友平,推荐了美国科学院、英国皇家科学院、澳大利亚科学院三院院士Graham D. Farquhar教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生物学研究院副教授Charles H.Hocart、法国南特大学副教授Zhang Ben-Li等该学科领域全球知名专家、学者,学校已与其达成了柔性引进的初步意向。
            正如该校校长姚书志所说,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的理念,不只是喊喊口号,而是应该落实到办学各个环节的具体过程中去,以钉钉子的精神,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该校也正以这样的理念和精神,一步步紧抓学科建设,推动学校各项事业跨步发展,努力实现弯道超车。(文/张刚)

(责任编辑:张亦弛      审核:刁巧燕)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