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师范学院举办多场报告会营造学术氛围

25.02.2016  16:17
            近日,咸阳师范学院邀请多位著名专家、学者到校作报告,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长春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德江作《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若干问题探析》的报告。 报告会上,张德江教授就“人才培养的分类”,“高校转型发展:为什么转,转什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特殊注重的几个要素”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若干具体问题探微”四个方面作了详尽分析。他讲道,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是国家、社会和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各地方本科院校要积极应对这一新要求。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他提出了重新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模式、强化实践环节、丰富第二课堂和开展有效的合作教育等很好的建议。报告见解深刻,使大家开阔了视野,对学院下一步转型发展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梁忠民作《领导力、执行力与领导艺术》的报告。 报告会上,梁忠民教授从领导力的构成与特点、领导与管理的区别、领导执行力与提高、领导艺术与运用等四个方面对领导力、执行力与领导艺术作了系统阐述。在谈到领导力的构成与特点时,梁教授提出领导力是领导者对追随者施加并为追随者自觉接受正向的积极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在谈到领导艺术与运用时,梁教授举例阐述了推动工作、吃透两头、处置突发事件、开展批评等领导艺术。报告内容丰富、生动形象、思想深刻、视野开阔,语言平实、风趣幽默,概括精辟、逻辑严密,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具,使与会干部、师生深受启发。             ——第四军医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国祯作《物理因子与生命科学》的报告。 郭国祯教授以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阐述了电磁场、太赫兹、激光、超声波等不同物理因子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介绍了物理因子与生物系统研究的热点问题。报告见解深刻,内容翔实,生动精彩,开阔了师生视野,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有利于我院物理、化学等学科进一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与科研创新工作,获得了师生的好评。             ——原陕西师范大学校长、国家级教学名师、博士生导师房喻教授作《从小分子胶凝剂到非常规荧光活性物质》的报告。 报告会上,房喻教授用大量实例生动阐述了课题组近年来在基于凝胶类软物质和单分子层化学的荧光传感薄膜材料研究及相关仪器的研究工作,分享了如何把基础研究成果与国家发展需求联系起来的心得体会和成功经验,并与在场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房教授的报告理论与实践兼具,令师生受益匪浅,师生报以阵阵掌声。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自强作《儿童文学的思想和艺术标准》的报告。 在报告中,朱自强教授阐述了评价儿童文学作品思想和艺术的几个重要标准:第一,真正理解儿童,表现儿童的心灵与生活;第二,传达正确的价值观;第三,真挚的感情和宽厚的同情心;第四,丰富奇特的想象;第五,幽默而有创意性。讲座过程中,朱自强教授用中外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品,尤其是生动形象的儿童绘本为例,为师生讲解如何理解和评价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并示范如何用“改写法”进行儿童文学作品教学。朱教授语言流畅、言简意赅,报告内涵丰富,表达了自己对儿童教育的深刻思考和鲜明的儿童文学创作价值取向,并与在场听众积极互动,会场气氛活跃。在儿童文学作品鉴赏及教学方面,给予了我院师生与周边小学教师重要的思想启示与高水准的教学实践引领,激起了全场师生的情感共鸣与热烈掌声。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苏梅作《绘本阅读与创作研究》的报告。 苏老师以儿童阅读的重要性为切入点,以风趣、温婉的语言解读了经典绘本《我爸爸》,诠释了阅读绘本的方法和技巧;以她的“最美姑苏童话绘本”《天上来的老猫梅朵儿》为例,讲述了阅读的意义与绘本创作的秘诀;以她的创作实践告诉我们“阅读是写作之母的宝贵经验,从阅读中汲取写作的灵感,从阅读中积累知识”。报告主题突出,内容丰富,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师生表示:苏老师的报告与创作实践,正是苏老师践行作为一个儿童文学的阅读者、引领者、朗读者、推广者的责任的实际行动,自己深受启发,也为之感动。 (责任编辑:卢延辉)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