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首次离家 爸妈心情复杂 准大学生应该做好心理准备

21.08.2016  15:34

本报连续两天对即将跨入大学校门的新生行囊进行了报道,因家庭状况不同,孩子及其家长的思想观念不同,孩子的行囊也不尽相同。但相同的是,孩子与家长别离前后的心情。

昨日,已被华南理工大学录取的小付面对眼前的大包小包,第一次离开爸妈的他却一脸茫然。到了大学想念爸妈怎么办?自己该如何面对4年的大学生活?对此,专家认为,准大学生们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心理准备,学会做好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最为重要。

孩子首次“离家” 爸妈不放心

家住西安曲江的卢女士说,7月29日,儿子小付收到了华南理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全家人当时激动得不行。老公问儿子都需要些什么电子产品?他早点准备。儿子很随意的说,“一个笔记本电脑、一部新手机就够了。”其实她考虑比较多的还是,应该给儿子买上几件新衣服,包括秋装和棉衣。这几天来,他们全家利用双休日把该准备的东西基本上都已经弄好了,可她心里却一天比一天难受。

“儿子从小是我和老公带大的,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孩子除了学习,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都让我和他爸包揽了,现在上大学首次出远门,我最担心的是娃适应不了集体生活,不会处理人际关系,照顾不好自己。有时候一想起来,弄得人整夜都睡不着。孩子他爸劝我不要操那么多心,说孩子总归是要长大、独立的,但他说起来似乎很乐观,可我能感觉到他也非常焦虑。”吕女士说,她问儿子第一次离开父母,有没有什么顾虑?儿子说,离家太远,他怕自己不会洗衣服,不会和陌生人打交道,更不知道在未来的4年里如何面对大学生活。别的倒不怕。卢女士能感觉到,随着报到的日子一天天靠近,儿子高兴之余,也显得心事重重。

新生入学 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对此,西安理工大学负责学生社团的赵老师说,小付和父母的这种心态几乎在每个准大学生身上都会或多或少的发生。随着入学时间的临近,准大学生除了准备报名材料,了解学校社团、奖学金制度外,心理方面的调整尤为重要。

90后新生呈现较自我的心理特点,可能会面临更多的心理迷茫、焦虑和冲突。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鼓励孩子自己解决好心理冲突,这样有利于他们进入大学后健康成长。在大学学习,学生要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尤其要认真了解学校发给新生的入学手册,它对新生接受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很有帮助。

赵老师说,对大一新生来说,大学的一切都是新鲜的,做好学业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学教育不是等待老师提供答案,更多的是培养思维能力。尤其在重点高校里,由于竞争特别激烈,一些优秀学生成绩排位难免会产生巨大落差,很有可能产生心理失衡,进而引发对自信心的挑战。

部分新生因学习成绩下降而引发自卑、悲观,甚至出现逃课、退学等现象时有发生。如果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尤其是心理方面存在困惑,就应当及时向辅导员老师寻求帮助。

孩子上学要离家 操心最多是爸妈

本报记者赵丽莉